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原文

幸舍長歌一蒯緱,飄零漫自客幽州。

扁舟歸下詹何釣,懷刺無勞謁五侯。

詩詞問答

問:《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幸舍

原為 戰國 時貴族供門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客有上、中、下之分,舍也分傳舍、幸舍、代舍。後亦泛指招待賓客之所。《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遷之幸舍,食有魚矣。” 司馬貞 索隱:“按:傳舍、幸舍及代舍,並當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明 無名氏 《節俠記·圍獵》:“客囊無憂羞澀,幸舍不致空虛。” 清 錢謙益 《富責主人文》:“願就幸舍,為子持籌。主人聞之,閔默隱几。”

長歌

(1).放聲高歌。 漢 張衡 《西京賦》:“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蜲蛇。”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明 何景明 《贈鄭佐》詩:“ 老鄭 空同 客,長歌 北海 尊。” 清 鄒容 《和西狩》:“目瞑負多久,長歌招國魂。”

(2).篇幅較長的詩歌。 唐 司空圖 《馮燕歌》:“為感詞人 沉下賢 ,長歌更與分明説。”

蒯緱

(1).用草繩纏結劍柄。《史記·孟嘗君列傳》:“ 馮先生 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 裴駰 集解:“言其劍把無物可裝,以小繩纏之也。” 金 元好問 《麥嘆》詩:“單衣適至骭,一劍又蒯緱。”

(2).指劍。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愁覩青霜點鬢毛,蒯緱長夜氣蕭蕭。” 清 方文 《舟次裕溪》詩:“羽檄飛金勒,商歌托蒯緱。”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幽州

(1).亦作“ 幽洲 ”。古九州之一。《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北曰 幽州 。”《爾雅·釋地》:“ 燕 曰 幽州 。”“ 燕 ”指 戰國 燕 地,即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書·舜典》:“流 共工 於 幽洲 。” 孔 傳:“象恭滔天,足以惑世,故流放之 幽洲 北裔。”

(2).州名。 漢武帝 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 東漢 治所在 薊縣 (今 北京 城西南)。轄境相當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等地。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懷刺

懷藏名片。謂準備謁見。語本《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建安 初,來游 許 下。始達 潁川 ,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魏書·元順傳》:“ 順 曾懷刺詣 肇 門,門者以其年少……不肯為通。” 宋 蘇轍 《司馬君實端明獨樂圖》詩:“過門有意奉談笑,幅巾懷刺無袍鞾。” 清 唐孫華 《有客》詩:“敝衣策蹇衛,懷刺謁公卿。”

無勞

(1).不要勞累;不用勞煩。《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儀禮·聘禮》“辯復命如聘” 漢 鄭玄 註:“自陳幣至於上介,以公賜告無勞。” 賈公彥 疏:“無勞者,勞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無勞也。”

(2).猶無須,不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故 河 不出圖,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無勞喟然。”《北史·賀若弼傳》:“ 叔寳 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 謂曰:‘……無勞恐懼。’”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竇少尹》詩:“預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 趙 張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報對於中國革命之輿論》:“此其中利害, 中國 人宜自審度,無勞外人代計。”

(3).沒有勞績。《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五侯

(1).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參見“ 五侯九伯 ”。

(2).指同時封侯的五人。 漢成帝 封其舅 王譚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紅陽侯 、 王根 曲陽侯 、 王逢時 高平侯 。見《漢書·元後傳》。《文選·鮑照<數詩>》:“五侯相餞送,高會集 新豐 。” 李善 註:“《漢書》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譚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時 、 王商 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

(3).指同時封侯的五人。 東漢 大將軍 梁冀 擅權,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讓 及親屬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後漢書·陳蕃傳》:“前 梁氏 五侯,毒徧海內。” 李賢 註:“五侯謂 胤 、 讓 、 淑 、 忠 、 戟 五人。”

(4).指同時封侯的五人。 漢桓帝 封宦者 單超 新豐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悺 上蔡侯 、 具瑗 東武陽侯 、 唐衡 汝陽侯 。《後漢書·宦者傳·單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

(5).泛指權貴豪門。 唐 韓翃 《寒食》詩:“日暮 漢 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明 劉績 《早春寄白虛室》詩:“殘雪未消雙鳳闕,春風先入五侯家。” 清 龔自珍 《摸魚兒》詞:“五侯門第非儂宅,賸可五湖同去。”

詩詞推薦

  • 滴水岩·其二

    伍瑞隆明代〕雲濕常凝草,苔深故沒橋。玉龍晴不去,珠箔凍初搖。拂石流逾險,淩風勢轉驕。尋源因復上,迢遞出青霄。
  • 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

    劉禹錫唐代〕久學文章含白鳳,卻因政事賜金魚。郡人未識聞謠詠,天子知名與詔書。珍重賀詩呈錦繡,願言歸計並園廬。舊來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再答諸丈見和二首

    艾性夫宋代〕神龜為我作天山,合住清泉白石間。歲月短梭人易老,詩書高閣士方閒。秋鴻社燕炎涼勢,滄海桑田夢覺關。近屋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別

    李白唐代〕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雲帆望遠
  • 降旨免陜甘兩省正供並積欠詩以紀事

    乾隆清代〕西海有徵師,卒未得息事。屈指軍興來,屆今凡四歲。準夷則蕩平,逆𤞑尚稽系。國威屬觀瞻,欲罷焉能置。厚集
  • 龍泉寺納涼

    呂同老宋代〕靡靡市廛盡,杳杳泉石閒。灌木蔽榛莽,爽籟彌空山。飛甍納餘輝,丹雘粲以繁。巍然青蓮宮,俯此碧玉闌。化人
  •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黃庭堅宋代〕曩時高唐客,暮雨朝行雲。陰居懷天匹,楚觀夢紛紜。我欲睹光儀,齋明炷爐薰。天高萬物肅,誰為帝子魂。
  • 玉華岫作·其二

    乾隆清代〕乳竇雲漿注,皋塗未散芬。山蟬聲欲競,野草意含欣。北牖真延爽,南風靜對薰。遙帷搴縱望,金碧疊螺紋。
  • 岐亭五首

    蘇軾宋代〕君家蜂作窠,歲歲添漆汁。我身牛穿鼻,捲舌聊自濕。二年三過君,此行真得得。愛君似劇孟,扣門知緩急。家有
  • 和詣岩祈雨

    皇甫韶宋代〕路盡山尤勝,溪深水愈豪。寺樓今不見,依舊五峰高。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口曉望

    蘇欽宋代〕喜鵲寒鴉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煙。小橋敗葉風頻掃,斜月平蕪犢自眠。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崔象之紫菊

    韓億宋代〕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雨徑蕭疏凌蘚暈,露叢芬馥敵蘭芽。孤標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紅樹

    文同宋代〕萬葉驚風盡卷收,獨余紅樹擬禁秋。已疑斷燒生前嶺,更共殘霞入遠樓。楓岸最深霜未落,柿園渾變雨初休。勸君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楊道士往天台

    張九齡唐代〕鬼谷還成道,天台去學仙。行應松子化,留與世人傳。此地煙波遠,何時羽駕旋。當須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其二

    鄭望之宋代〕一從奉得去年書,報導江山已定居。應料於今台岳畔,還同自昔輞川圖。君臣終始如公少,將相聲名自古無。何日
  • 再題千尺雪

    乾隆清代〕漻淚奔波匯作池,進門每與坐憑之。游山紛惹即景興,靜滌居然有待斯。
  • 扇子詩

    李石宋代〕隱几今昔兩個,臥床左右一邊。正要腳根著地,莫教火焰燒天。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倦遊

    楊冠卿宋代〕歸去陶彭澤,重來丁令威。逢場真戲劇,閱世識危機。蠻雨沾烏帽,京塵黯素衣。回頭今自笑,三十六年非。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國開赴崇安丞

    陳文蔚宋代〕十載交遊一日如,高情多謝不相疏。分攜幸不隔江海,得使常須訪起居。折柳正當三日暮,泛舟深約九秋餘。相期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李致遠母夫人輓詩二首

    洪咨夔宋代〕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市賒留客酒,鄰貸買書錢。苦過蓮心後,甜回蔗境邊。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
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原文_送詹淑正還新安壽母兼同顏舍人質卿同登太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