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車疏上動龍顏,幾度陳辭始放還
徐績 《歸田》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徐績的《歸田》
全文:
懸車疏上動龍顏,幾度陳辭始放還。
敢憶溪山孤聖眷,只緣衰病乞身閒。
都門祖餞心情劇,里舍招邀禮數刪。
最喜兒孫解農事,稻花香滿舊田間。
參考注釋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龍顏
(1).謂眉骨圓起。《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晉 潘岳 《西征賦》:“造長山而慷慨,偉龍顏之英主。”後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彥回傳》:“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識龍顏。”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一:“五色綵毫裁鳳詔,九重天子豁龍顏。” 魯迅 《熱風·智識即罪惡》:“他只穿一件極儉樸的愛國布的龍袍,但那龍顏卻比活的時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夫未遇 伯樂 ,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值龍顏之鬱起,乃憑風而矯翼。” 明 王寵 《送餞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龍顏授玉冊,殿上親祗領。” 端木蕻良 《渾河的急流》:“龍顏一聽大怒,因此就降旨滅他九族。”
(3).謂魚頭如龍。
陳辭
(1).發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2).發表言論,訴說。《國語·晉語八》:“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並陳辭帝庭,匪假書翰。”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歸怨之何所,矢陳辭之靡他。” 清 唐孫華 《石鼓歌》:“陳辭紀事鋪鉅藻,追匹《雅》《頌》非 齊 謳。”
放還
釋放回家。《周書·明帝紀》:“及諸村民一家有犯,乃及數家而被遠配者,並宜放還。”《水滸傳》第四七回:“二位放心,我這封親筆書去,少刻定當放還。” 茅盾 《子夜》十四:“小姊妹!他們捉了我們五六個人!他們不放還,我們拚性命。”
徐績名句,歸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