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書志》
全文:
著書汗馬牛,不如守道力;賣文取卿相,詎是儒者職。
孔光豈不學,千載污簡冊。
通塞本細事,於我奚失得?袁安臥空廬,亦度風雪夕;如何慕溫飽,撓節不自惜!我突無炊煙,或至日中昃。
小兒抱遺經,衣短兩脛赤,吟誦何琅琅,聲如出金石;掩卷語乃翁:聖有陳蔡厄。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通塞
(1).謂境遇之順逆。《易·節》:“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晉 潘岳 《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隱 《酬別令狐補闕》詩:“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小而一身之榮悴通塞,大而一國之興衰治亂。”
(2).通暢與阻塞。 唐 杜甫 《歸夢》詩:“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蘇軾 《與王敏仲》之十五:“聞遂作管引蒲澗水甚善。每竿上,須鑽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針窒之,以驗通塞。”
(3).指詩文的通順與艱澀。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用虛活字,時有難易;易若剖蚌得珠,難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難,此通塞不同故也。”
細事
瑣碎的小事
每歲捐十萬緡錢,不是細事。——《新編五代史平話》
失得
(1).失和得。指事之當否、成敗、利弊、優劣等。《易·繫辭下》:“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韓康伯 註:“得其會則吉,乖其理則凶。” 孔穎達 疏:“失則報之以凶,得則報之以吉。”《後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 宋 曾鞏 《永安縣君李氏墓志銘》:“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當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遐叔 見了這般險路,嘆道:‘萬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卻先受了許多驚恐!’”
(2).特指弊病、失誤。《後漢書·王符傳》:“﹝ 王符 ﹞志意藴憤,乃隱居著書三十餘篇,以譏當時失得。”《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二年》:“將軍舉動,不肯詳思,忽有失得,動輒言誤,誤豈可數乎!”
陸游名句,書志名句
名句推薦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韋元甫《木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