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命疏浚六塘下游詩以志事》
全文:
大河迤北窪,宿桃清沭海。
六塘為之經,其緯諸河在。
歲久或淤滯,暴漲屢致殆。
所以三度臨,民瘼曾未改。
是宜事鬟剔,地廣艱乘載。
諸臣命往勘,詳酌期無悔。
具圖如指掌,進止取有待。
展寬及去淤,增低補薄倍。
其鹽河滾壩,啟閉定準楷。
商利蓄固否,民利消毋乃。
仍責成監司,相機理莫怠。
集思廣忠益,所期民樂愷。
佇望起瘡痏,慰予此風采。
參考注釋
指掌
(1).比喻事理淺顯易明或對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語出《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朱熹 集註:“指其掌,弟子記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苟得其要,則八極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遠,有若同時。” 宋 司馬光 《劉道原<十國紀年>序》:“坐聽其談,滾滾無窮,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舒梁阿三公遠見》:“嘗見 梁文莊 詩正 掌戶部時上疏稿,核計度支盈絀,如在指掌。”
(2).比喻事情容易辦。語出《禮記·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義,嘗禘之禮,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蜀 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今我伐之,如指掌耳。”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生亦自負,視上第如指掌。”《遼史·太宗紀下》:“非 汴州 炎熱,水土難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
(3).手指和手掌。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文則琳琅墮於筆端,武則鉤鉻摧於指掌。”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是猶闢滔天之源,激不測之流,塞之以撮壤,障之以指掌也。”
(4).抵掌,擊掌。 漢 徐幹 《中論·譴交》:“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 晉 道恆 《釋駁論》:“或指掌空談,坐食百姓。”《明史·奸臣傳·馬士英》:“ 大鋮 掀髯指掌,日談兵, 國安 甚喜。”
進止
(1) 進退;去留
(2) 進退舉止
進止敢自專。——《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有待
尚待;需要等待
這個問題有待解決
乾隆名句,命疏浚六塘下游詩以志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