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塔望太行原文
浮圖千尺俯樓台,天地晴無一點埃。
日薄馬初經具次,風輕船稍近蓬萊。
遷移曾費愚公力,分擘寧煩巨掌開。
東北若無丘壟礙,好同靈鷲卻飛來。
詩詞問答
問:登塔望太行的作者是誰?答:陸佃
問:登塔望太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登塔望太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2. 自註:具茨之山。一從具次。
參考注釋
浮圖
(1) 梵語音譯,對佛或佛教徒的稱呼,也專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圖”
唐浮圖 慧褒始舍於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一點
(1)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做一點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4) 一小時
下午一點
日薄
(1).類似日蝕的一種現象。古謂日光為陰氣所掩蔽。《宋書·五行志五》:“ 晉孝懷帝 永嘉 元年十一月乙亥黃黑氣掩日,所炤皆黃。案《河圖》占曰:‘日薄也。’其説曰:‘凡日蝕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為日薄。雖非日月同宿,時陰氣盛,掩薄日光也。占類蝕。’”
(2).日色暗淡。 唐 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詩:“日薄風景曠,出歸偃前簷。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鎌。” 錢仲聯 集釋引 朱熹 考異:“‘薄’,或作‘落’。今詳語勢,但如 白樂天 所謂‘旌旗無光日色薄’耳。” 宋 歐陽修 《黃楊樹子賦》:“日薄雲昏,煙霏露滴,負勁節以誰賞,抱孤心而誰識!” 明 邵璨 《香囊記·設祭》:“你看那戰場風景,真箇好悽慘,只見日薄風悲,草枯蓬斷。”
(3).傍晚,天色將黑之時。《新唐書·王琚傳》:“帝於 琚 眷委特異,豫大政事,時號‘內宰相’。每見閤中,視日薄乃得出。”
(4).日益澆薄。《宋史·選舉志二》:“ 寶祐 二年,監察御史 陳大方 言:‘士風日薄,文場多弊。’”
輕船
小船。 清 朱彝尊 《題張孔目<浮家泛宅圖>》詩之二:“試借輕船艤 淮 浦,桃花春水送儂還。”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遷移
(1) 離開原來的所在地而另換地點
從鄉村遷移到城市
(2) 由於自然力的作用從一地移向另一地
沙丘通常向內地遷移
公力
(1).官方徵用的役夫。《宋書·王僧達傳》:“﹝ 僧達 ﹞立宅於 吳 ,多役公力。”
(2).共同的力量。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公議政府有預算之貲,當由各國公力供給,各國當依歲定之數撥給之。”
分擘
(1).猶分配。 宋 蘇軾 《論葉溫叟分擘度牒不公狀》:“而州郡大小,戶口多寡不同,亦合參酌品配,從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當。”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竦議五路講討》:“ 竦 ( 夏竦 )集幕職兵官,議五路進討。凡五晝夜,屏人絶吏,所謀祕密,處置軍馬,分擘糧草,皆有文字。”
(2).分離,分開。 明 唐順之 《葉包庵先生壽序》:“又各自以其師説轉相授受,雖支派分擘,莫不繩然,以世迭譜。”
(3).猶言分攻。《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元年》:“近聞賊聚兵一路以敵王師,若兩路協力,分擘要害,尚慮諸將晚進,士卒驕怯,未能大挫其鋒。”
巨掌
(1).指神話傳說中劈開 華山 的 巨靈 之掌。 唐 沉佺期 《辛丑歲扈從出西嶽作》詩:“諸嶺皆峻秀,中峰特美好。傍見巨掌存,勢如石東倒。” 唐 呂令問 《掌上蓮峰賦》:“若乃雲搖羽蓋,鶴掛飛泉,危峰並吐,巨掌高懸。”參見“ 巨靈 ”。
(2).比喻強大無敵的力量。如:他們絕對逃脫不了人民的巨掌。
東北
(1) 指中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
(2) 泛指東北方向
丘壟
見“ 丘隴 ”。 虛墟,荒地。
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故佛教以為聖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註:“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 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 金 元好問 《雲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台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派分 靈鷲 落曇花。”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里戎徐夤《詠筆二首》
- 蘭亭已近浮觴節,先把歸期話置郵王邁《再和陳起予二首》
- 澗風平,波聲渺朱雍《迷神引》
- 跨鞍便起江湖興,波明別浦柳半垂孔武仲《入局馬上》
- 明星未出少停車
- 明月天雙鑒,清湖地萬弓許月卿《明月》
- 吾重陶淵明,達生知止足吳筠《高士詠陶征君》
- 午窗方睡起,信步過東畦趙汝鐩《信步》
- 人間萬事都無著,獨與風騷有愛緣強至《承天元長老棄本寺寄淨慈以詩戲之》
- 如何躡得蘇君跡,白日霓旌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