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

徐瑞送表弟王復翁赴武陵教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徐瑞的《送表弟王復翁赴武陵教論》

全文:
漢朝最貴文學掾,況遇明是早及瓜。
鄉國無年工取友,詩書累世克承家。
斜飛聊展天南翼,逸興應隨海上槎。
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

徐瑞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徐瑞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書法作品欣賞
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秦人

秦 代統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秦人”。直至 漢 晉 ,仍沿用此稱。《史記·大宛列傳》:“聞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漢書·匈奴傳上》:“穿井築城,治樓以藏穀,與 秦 人守之。” 顏師古 註:“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 馬永卿 引《西域傳》言:‘ 秦 人,我匄若馬。’註:‘謂中國人為 秦 人。’”

漁父

漁翁,捕魚的老人

漁父見而問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徐瑞名句,送表弟王復翁赴武陵教論名句

詩詞推薦

  • 芸香

    乾隆清代〕青油隔子屏風曲,青簡繽紛三萬軸。屈戍不閉午風涼,吹送芸香香馥郁。都梁五木不須焚,芝印未結飄幽芬。老蠹
  • 入潼關

    李世民唐代〕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高談
  • 渡錢塘江

    釋行海宋代〕東風曉出鳳凰城,煙棹悠悠春水平。征雁北歸鄉有思,大江東去世無情。渡人來往青山在,霸業興亡白鳥驚。惆悵
    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 詩詞名句
  • 同江虛谷何古林在吳少岩宅上宴聚一首

    王漸逵明代〕旬日苦炎熱,逼則悲昏明。五內既郁沸,四體如沃蒸。夜來如雨過,爽氣噓清泠。綠蔭舒且坐,駕言思我朋。肩輿
  • 張祁宋代〕偉哉張與喬,忠烈激偏裨。
  • 曉發德州道中即景雜詠·其三

    乾隆清代〕南來越見麥田多,芃露芊煙綠穎娑。僕從雖嚴禁 * ,其如民眾轉難訶。
  • 燕歸梁

    歐陽修宋代〕屏里金爐帳外燈。掩春睡騰騰。綠雲堆枕亂鬅鬙。猶依約、那回曾。人生少有,相憐到老,寧不被天憎。而今前事
  • 夏初臨

    曹冠宋代〕也,初夏恢台,園林茂密。瀑泉鏜XXXX,松韻笙簫。巒翠波光,上下相映。佳山句在,我思古人,對景興懷,
  • 觀競渡舟中書呈亦琳遷之·其二

    李之世明代〕岸頭撾鼓酹江神,噴霧驪龍斗碧津。咫尺停雲天共遠,一尊風雨暗愁人。
  • 代書答梁先

    蘇軾宋代〕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異哉
聞說秦人遺中在,更尋漁父問桃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