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芸香原文

青油隔子屏風曲,青簡繽紛三萬軸。

屈戍不閉午風涼,吹送芸香香馥郁。

都梁五木不須焚,芝印未結飄幽芬。

老蠹辭家墮雙淚,坐失書屋三千春。

可惜三仙未餐罷,避舍有似雲中下。

詩詞問答

問:芸香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芸香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七

參考注釋

青油

(1).又叫梓油。 中國 特產。由烏桕樹種仁所得的幹性油,用於油漆等。一說即黑漆。《南齊書·輿服志》:“皇太后、皇后重翟車……蓋,金塗,爪支子花二十八,青油俠碧絹黃絞蓋,漆布裹。”

(2).見“ 青油幕 ”。

隔子

(1).窗格。 唐 元稹 《夢遊春》詩:“隔子碧油糊,駝鉤紫金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走了進去,三間花廳,隔子中間,懸著斑竹簾。”

(2).放書物的架子。如:書隔子。

屏風

(1).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令 虞監 寫《烈女傳》以裝屏風,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只好算個畫裡鴛鴦,便做他屏風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背後的好地方,悄悄說著話。”

(2).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王逸 註:“屏風,水葵也。”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藥防風的別名。

青簡

(1).竹簡。古代用以書寫的狹長竹片。《後漢書·吳祐傳》:“ 恢 ( 吳恢 )欲殺青簡以寫經書。” 李賢 註:“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謂汗簡。”

(2).借指青史,史書。《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雖復青簡締芳,未若玉石之不朽。”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 雲臺 終日畫,青簡為誰編?” 清 王式丹 《睢陽廟》詩之一:“名先 李 郭 懸青簡,血並 南 雷 染碧莎。” 郭沫若 《志願軍凱歌》詩:“紅旗夾道風中舞,青簡留芳域外傳。”

(3).泛指書籍。 唐 白居易 《秘書省中憶舊山》詩:“厭從薄宦校青簡,悔別故山思白雲。” 宋 葉適 《葉路分居思堂》詩之一:“苔色迷青簡,蟲文蝕素書。”

(4).借指著作。 南朝 梁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沼書》:“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簡尚新,而宿草將列。” 宋 鄒浩 《送薛唐卿赴省試》詩:“緑衣春色知誰共,青簡風流自此開。” 清 錢謙益 《挽西蜀尹西有長庚》詩之一:“ * 上黃扉寢,七字詩來青簡休。”

(5).道家的神仙名錄。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六日往 東華 ,見爾名已上青簡。”《雲笈七籤》卷一一七:“天尊曰:‘爾之青簡列於方諸矣。’”

繽紛

繁多而雜亂

五彩繽紛

色彩繽紛

屈戍

(1).即屈戌。《紅樓夢》第七三回:“原來是外間窗屜不曾扣好,滑了屈戍,掉下來。”

(2).指蝴蝶扇鉸。 清 陳維崧 《菩薩蠻·題青谿遺事畫冊》詞之八:“花陰搖屈戍,小妹潛偷覷。”參見“ 屈戌 ”。

風涼

(1).指涼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詩:“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2).謂有風而涼爽;涼爽。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蔭中風涼之處,勿令見日。”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景隆八發》:“爾乃以瓦為枕,以棺為鋪,逍遙乎風涼,從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此刻倒風涼了。”

(3).使身體清涼爽快;納涼。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風涼風涼,一推門,燈光射出去,只見……飛舞著好一片大雪。” 華山 《陣地春節散記》:“他滿臉紅光,正在洞口風涼,大概是在火爐邊包了好半天餃子,熱了。”

(4).猶輕鬆。 郭沫若 《<創造十年>發端》:“這一段文章說得倒還風涼,不過先生的苦心我們是不好忽略看過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個地主》:“你倒說得風涼,收了我的租,不幫我,還來勸我。”

(5).古地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關中圖》曰: 麗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風涼原 ,在 磈山 之陰,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獻上人游長安》詩:“閒尋 鄠 杜 看修竹,獨上 風涼 看古原。”

吹送

用一陣陣的風或氣推動

芸香

一種多年生具濃香的木質草本植物( Ruta graveolens ),花黃色,複葉具有苦味

香馥

(1).馨香馥郁。《易·繫辭上》“其臭如蘭” 唐 孔穎達 疏:“言二人同齊其心,吐發言語,氤氳臭氣,香馥如蘭也。”

(2).指香氣。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聽鐘聲而致敬,尋香馥以生心。”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兩劉娘子報應》:“逮啟 看經 之衾,則香馥襲人,而面色如生。” 應修人 《村居》詩:“何處香馥?--莫是泥壚茶熟?”

都梁

亦稱“ 都梁香 ”。1.澤蘭的別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資水》:“縣( 都梁縣 )西有小山,山上有淳水,既清且淺,其中悉生蘭草……俗謂蘭為都梁。山因以號,縣受名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澤蘭》﹝釋名﹞引 陶弘景 曰:“生於澤旁,故名澤蘭。亦名都梁香。”

(2).香名。 三國 魏 曹植 《妾薄命》詩之二:“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舌、五味雜香。” 南朝 梁 吳均 《行路難》詩之四:“博山爐中百合香,鬱金蘇合及都梁。” 宋 王觀國 《學林·五木香》:“蓋謂鬱金香、蘇合香、都梁香也……皆蠻所產,非中國物也。”

五木

(1).五種取火的木材。《尸子》卷上:“ 燧人 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隋書·王劭傳》:“伏願遠遵先聖,於五時取五木以變火。” 唐 無名氏 《灌畦暇語》:“五木之火,皆寄傳於木。”

(2).古代博具。以斫木為子,一具五枚。古博戲樗蒲用五木擲采打馬,其後則擲以決勝負。後世所用骰子相傳即由五木演變而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忿狷》:“ 桓宣武 與 袁彥道 樗蒲, 袁彥道 齒不合,遂厲聲擲去五木。” 唐 元稹 《酬孝甫見贈》詩之三:“十歲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擲梟廬。”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投五木瓊橩玖骰》:“古惟斲木為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後世轉而用石,用玉,用象,用骨。”《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漸次學到手談、象戲、五木、雙陸、彈棋。”參閱 唐 李翱 《五木經》。

(3).古代束身的刑具。《太平廣記》卷二七九引 五代 景煥 《野人閒話》:“見有數人引入 劉公 ,則五木備體。” 宋 洪邁 《夷堅丁志·玉女喜神術》:“命加械杻,囚諸獄……少頃霧散,唯五木狼藉於地,道士不見矣。”《明史·楊爵傳》:“關以五木,死一夕復甦。”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幽芬

(1).清香。 清 納蘭性德 《點絳唇·詠風蘭》詞:“別樣幽芬,更無濃艷催開處。”

(2).比喻盛德美名。 明 吳承恩 《介祉頌》:“然而幽芬可挹,或僅覯於嘉辰;世路雖夷,亦多愆於夷則。”

辭家

(1).離別家園。《後漢書·方術傳下·上成公》:“其初行久而不還,後歸,語其家云:‘我已得仙。’因辭家而去。” 晉 陸機 《為顧彥先贈婦》詩:“辭家遠行游,悠悠三千里。”《舊唐書·柳渾傳》:“千里辭家,以乾微祿。”

(2).指辭賦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自風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鬱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後,奮飛辭家之前。”

坐失

不積極採取行動而失去(時機)

坐失良機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可惜

憐惜;愛惜

他不願吃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可惜那些錢。——老舍《駱駝祥子》

三仙

(1).傳說 三國 吳 主 孫權 之祖 孫鍾 ,以種瓜為業,有三仙人詣門乞瓜, 鍾 厚待之。因指以葬地,謂當出天子。言訖化為三鶴飛去。事見《太平廣記》卷三八九引《祥瑞記·孫鍾》。後用為施瓜得福的典實。 唐 李嶠 《瓜》詩:“六子方呈瑞,三仙實可嘉。”

(2).指三位翰林學士。 唐 白居易 《初到江州寄翰林張李杜三學士》詩:“碧落三仙曾識面,年深記得姓名無?”

避舍

猶退避。《呂氏春秋·處方》:“ 昭釐侯 至,詰車令各避舍。” 漢 劉向 《列女傳·楚莊樊姬》:“王以姬言告 虞丘子 , 丘子 避席,不知所對,於是避舍,使人迎 孫叔敖 而進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絃索入曲》:“ 嘉 隆 間,度曲知音者,有 松江 何元朗 ,畜家僮習唱,一時優人俱避舍。”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魚蝦應避舍,讓窟待龍眠。”

有似

類似;如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可憐無益費精神,有似黃金擲虛牝。” 宋 張先 《定風波》詞:“有似中秋雲外月,皎潔,不團圓待幾時圓。”

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賦稅等級的第六等。《書·禹貢》:“﹝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傳:“田第六。”《書·禹貢》:“﹝ 雍州 ﹞厥賦中下。” 孔 傳:“賦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墨經·松》:“明不足而黃者,曰黃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論》:“然制御上略,歷世無聞; 周 漢 之策,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詩:“邊防自古無中下,朝論於今有是非。”

詩詞推薦

芸香原文_芸香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