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尖山觀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尖山觀海原文

尖山更在塔山北,潮所弗到勢猶遠。

以之觀海斯則近,鐵板沙護東成堰。

山頂舊有大士宮,竭誠瞻禮登雲棧。

所祝安瀾佑萬民,寧圖玩景供游眼。

亭台點綴夫何為,憪然為之意不滿。

詩詞問答

問:登尖山觀海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登尖山觀海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

2. 尖山北至乍浦一帶向無塘堰因其地系鐵板沙不畏潮勢沖齧無庸防護

參考注釋

山北

古時泛指 終南 、 太華 二山以北之地。《戰國策·魏策三》:“所亡乎 秦 者, 山 北、 河 外、 河 內大縣數百,名都數十。” 吳師道 補正引《史記正義》:“山, 華山 也。”《舊唐書·竇建德傳》:“請自 滏口 之道,乘 唐國 之虛,連營漸進,以取 山 北。”

觀海

語出《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後用以比喻所觀者大。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觀海齊量,登岳均厚。”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事同觀海,義等窺天。”

鐵板

壓成板形的熟鐵

山頂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態可分為平頂、圓頂、尖頂(又稱山峰),在地形圖上一般比較主要的山頂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線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 尹知章 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區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

正獄訟之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衛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 杜預 註:“大士,治獄官也。” 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

竭誠

(1) 完全忠誠

(2) 一心一意

竭誠相見

瞻禮

(1)

(2) 宗教活動節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雲棧

懸於半空中的棧道。 唐 王建 《送李評事使蜀》詩:“轉江雲棧細,近驛板橋新。” 宋 李質 《艮岳賦》:“險羊腸於九折,升雲棧而心驚。”《隨園詩話》卷二引 清 胡書巢 《朝天峽》詩:“旬月走雲棧,登頓勞下上。”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游眼

猶游目。《藝文類聚》卷四引 晉 孫綽 《三月三日詩》:“言滌長瀨,聊以游眼。”眼,一本作“ 衍 ”。

點綴

(1) 襯托;裝飾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應景兒;湊數兒

(3) 指襯托、裝飾的東西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憪然

(1).不安貌。《史記·孝文本紀》:“朕既不能遠德,故憪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設備未息。” 司馬貞 索隱引 蘇林 曰:“憪,寢視不安之貌。”

(2).驕橫貌。 清 薛福成 《<日本國志>序》:“憪然自大,甚驁無道。”

不滿

(1).不充滿。《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稱,不滿其量。”

(2).不滿足;不滿意。 唐 韓愈 《上鄭尚書相公啟》:“敢避其煩黷,懷不滿之意於受恩之地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蘇黃詩品》:“ 蘇文忠 作詩,常雲效 山谷 體。世因謂 蘇 極推 黃 ,而 黃 每不滿 蘇 詩。”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八章:“另一個婆姨不滿她這種說法。”

詩詞推薦

登尖山觀海原文_登尖山觀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