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補亡詩·南陔三章》
全文:
我逝南陔,言陟其岵。
昔我行役,瞻望有父。
欲養無由,風木何補。
我逝南陔,言陟其屺。
今我行役,瞻望有母。
母也倚閭,歸則寧止。
南陔有筍,籜實包之。
孱孱孩提,孰喔咻之。
慎爾溫凊,潔爾旨餚。
今爾不養,日月其慆。
參考注釋
倚閭
(1).謂父母望子歸來之心殷切。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望吾子者,空懷倚閭之嘆;嗟余弟者,獨有亡琴之悲。” 宋 樓鑰 《送瀟宰富陽》詩:“三年待汝歸,二親真倚閭。”《鏡花緣》第四九回:“不獨可以赴試,就是姑母接了此信,見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許多倚閭之望。”詳“ 倚門 ”。
(2).即倚廬。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死喪》:“親喪,居倚閭。”
寧止
(1).安樂。止,無實義。《詩·周頌·良耜》:“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2).安處。 漢 蔡邕 《讓高陽侯章》:“至德元功,器量宏大,猶且踧踖,無心寧止,況臣無功德而散怠茸闒,何以居之?”
(3).謂所當止。 明 李贄 《答周若莊書》:“苟所知未止,亦未為知止也……世固有終其身覓良師友,親近善知識,而卒不得收寧止之功者,亦多有之。”
乾隆名句,補亡詩·南陔三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