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從玉蝀腰間過,人在金鰲背上行
沈勖 《善應橋》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勖的《善應橋》
全文:
飛石攢空若畫成,跨溪環洞巧經營。
水從玉蝀腰間過,人在金鰲背上行。
應有素書堪進履,豈無駟馬更題名。
適來偶倚危欄看,偏喜滄浪可濯纓。
參考注釋
玉蝀
橋名,在 北京 西安門 東, 北海 與 中南海 之間,又名 御河橋 。 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六:「虹垂 玉蝀 三千尺,煙鎖金城十萬家。」 柳亞子 《展禮先考遺像有作》詩:「 金鼇玉蝀 萬荷花, 北海中山 景物賒。」參閱《嘉慶一統志·京師·津梁》。
金鰲
亦作「 金鰲 」。 1.神話中海中金色巨龜。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幾回山腳弄雲濤,彷彿見金鼇。」一說,巨鱉。見《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貴者。 明 方孔炤 《蒼天》詩:「 萬歲山 折蒼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臨水山丘。 宋 陸游 《平雲亭》詩:「滿榼芳醪何處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張可久 《湘妃怨·德清觀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來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憶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臨海市 東南一百二十裏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後 文天祥 隨少主航海,亦駐泊於此。 清 黃宗羲 《黃季真先生墓志銘》:「粵稽 建炎 ,狩於 金鰲 。」
上行
(1).上升。《易·謙》:「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漢 王褒 《九懷·通路》:「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資政殿大學士贈少師樓公行狀》:「陛下*體天之下濟,羣臣以卑而上行,歡欣交通,而後天下可為也。」
(2).謂君上的行事。《史記·樂書》「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張守節 正義:「上行謂之風,下習謂之俗。」《新唐書·陸贄傳》:「上行則下從之,上施則下報之,若景附形,若回響聲。」
(3).指上級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賈昌朝傳》:「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將不專號令,故動則必敗。」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書由下級致上級稱上行。《清會典·禮部五·儀制清吏司》:「凡官文書,上行,下行,平行,各別其制。」
(5).從下游向上遊行駛。如:船舶之從 上海 駛往 武漢 者稱為上行船。
(6).我國鐵路部門規定,列車在幹線上朝著首都方向行駛,在支線上朝著連線幹線的車站行駛,皆謂之「上行」。上行列車編號用偶數,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漢書·霍光傳》:「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祿言曲突者。」
(1).上市進貨。《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史弘肇 道:『……那裡去偷隻狗子,把來打殺了,煮熟去賣,卻不須去上行。』」《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合哥 ,你只管躲懶,沒箇長進,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兒』來賣。」
(2).謂從業。行,指行業。《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九媽 要哄她上行,連聲招許多不是, 美娘 只不開口。」按,此指妓*院接客。
沈勖名句,善應橋名句
名句推薦
丹就已乘仙鶴去,雲深元有老龍蟠
李知已《題靈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