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伯端的《無心頌》
全文:
堪笑我心,如頑如鄙。
兀兀騰騰,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諱。
不知禮樂,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百無一會。
飢來吃飯,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覺則行履。
熱則單衣,寒則蓋被。
無思無量,何憂何喜。
不悔不謀,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逆旅而已。
林木棲鳥,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去亦不止。
不避不來,無贊無毀。
不厭醜惡,不羨善美。
不趣靜室,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不夸己是。
不厚尊崇,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大小內外。
哀樂得喪,欽侮險易。
心無兩睹,坦然一揆。
不為福先,不為禍始。
感而後應,迫而後起。
不畏鋒刀,焉怕虎兕。
隨物稱呼,豈拘名字。
眼不就色,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皆屬妄偽。
男女形聲,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不染不礙。
自在逍遙,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映徹表里。
包裹六極,無有遐邇。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
取捨既難,復何比擬。
了茲妙用,迥然超彼。
或問所宗,此而已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或問
文體的一種。用問答體以說明論點。多用於書名。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且記所嘗論辯取捨之意,別為《或問》,以附其後。”《四庫全書總目·四書一·四書或問》:“《四書或問》三十九卷, 宋 朱子 撰。 朱子 既作《四書章句集注》,復以諸家之説紛錯不一,因設為問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書。”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張伯端名句,無心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