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文珦的《梅柟》
全文:
梅柟三四樹,手種近岩房。
始見條抽綠,俄驚葉隕黃。
物情殊易變,身世豈能常。
且盡修心法,休傳卻死方。
參考注釋
心法
(1).佛教語。指經典以外傳受之法。以心相印證,故名。 唐 李華 《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自 菩提達摩 降及 大照禪師 ,七葉相乘,謂之七祖,心法傳示,為最上乘。」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俞紫芝 ﹞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圖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作詩。」《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然神仙一輩,叫做會中人,再不消甚麼口訣,甚麼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
(2).對色法而言,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種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宋 朱熹 《<中庸>章句》:「此篇乃 孔 門傳授心法, 子思 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 孟子 。」 宋 蔡沉 《<書經集傳>序》:「精一執中, 堯 、 舜 、 禹 相授之心法也。」
卻死
亦作「卻死」。1.避死。《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卻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後君。」 司馬貞 索隱:「卻死猶避死也。」
(2).指卻死香。詳該條。
釋文珦名句,梅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