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熱》
全文:
秋熱今年長,處暑暑未退。
設以過閏計,七月應近晦。
於何尚炎燠,此理殊可會。
種遲苗芃茁,西成庶企屆。
鬱蒸乃秀實,斯熱天庥大。
惟是恐致霖,下隰虞為害。
況值秋獮時,適將臨玉塞。
僕從豈無勞,白汗揮行邁。
頓涼我所懼,恐致九仞敗。
熱亦我所願,獨慮滋霮䨴。
行旅及低田,雨實不堪再。
展轉難為情,誰知巡幸快。
參考注釋
我所
佛教語。謂與“我”相對之外物。《智度論》卷三一:“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素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 南朝 宋 謝靈運 《浮雲》詩:“諸法既無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無我論》:“自八識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屬於內界者,假説為我;自眷屬衣食金錢田園以至一切可以攝取受用之物屬於外界者,説為我所,而我與我所又非一成不變也。”
九仞
六十三尺。一說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極高或極深。《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孔 傳:“八尺曰仞。” 陸德明 釋文:“七尺曰仞,一雲八尺曰仞。”《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趙岐 註:“軔,八尺也。” 唐 黃滔 《景陽井賦》:“沒地無慙,顧九仞之深可匿。” 宋 葉適 《何倫秀才親喪不能舉》詩:“何當深九仞,更與崇四尺。” 郭沫若 《謝陳代新》:“說了一句外行話,敵對者會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乾隆名句,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