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贈去華學士》
全文:
射策熙寧第二人,十年青綬困京塵。
聲名未誤如椽筆,寵辱何疑是夢身。
壯志自能探虎穴,危言更看逆龍鱗。
美才何但膺門客,觀國今時正利賓。
參考注釋
聲名
名聲;名譽
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小二黑結婚》
如椽筆
典出《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後遂以“如椽筆”比喻筆力雄健。猶言大手筆。 宋 楊萬里 《送羅永年歸永豐》詩:“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 明 郭貞順 《上俞將軍》詩:“欲為將軍紀戰績,天家自有如椽筆。”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感謝母子如椽筆,寫來懸掛人民之心間。”參見“ 大手筆 ”。
寵辱
榮寵與恥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彭汝礪名句,贈去華學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