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雲法眼無瑕翳,爭奈真人掩耳聽

擇禪師因道吾指夾山尋師頌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擇禪師的《因道吾指夾山尋師頌》

全文:
京口談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雖雲法眼無瑕翳,爭奈真人掩耳聽
參學須參真心匠,合頭須詐不勞聆。
此來更欲尋師去,決至應當暫改形。
道友當年深契會,老僧今日苦叮嚀。
特報水雲知識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擇禪師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法眼

(1).佛教語。“五眼”之一。謂菩薩為度脫眾生而照見一切法門之眼。《無量壽經》卷下:“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渡彼岸。” 慧遠 義疏:“智慧型照法,故名法眼。” 宋 蘇軾 《十**大阿羅漢贊·阿氏多尊》詩:“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佛肉眼見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銳、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記·預識汾陽》:“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偉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這老師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賞鑒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賀。” 魯迅 《吶喊·明天》:“ 王九媽 ,你有年紀,見的多,不如請你老法眼看一看。”

無瑕

沒有瑕疵,比喻沒有缺點或污點

白璧無瑕

爭奈

怎奈;無奈。 唐 顧況 《從軍行》之一:“風寒欲砭肌,爭奈裘襖輕?” 宋 張先 《百媚娘》詞:“樂事也知存後會,爭奈眼前心裡?”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爭奈他自己不爭氣,終日在公館裡,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真人

(1) 親身和活著的人

在銀幕上…但決非真人

(2) 道教稱有養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稱號

掩耳

(1).捂住耳朵不聽。《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趨走。”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業 五色雲起,諸君謂為慶雲,擬賦詩。 劉 獨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氣也,後十年有英主出,吾當輔之。’眾皆掩耳。”

(2).指不聞不問。 清 唐孫華 《哭曹九鹹明府》詩之四:“折腰憐傲吏,掩耳作家翁。”

(3).禦寒護耳的用品。《元典章·禮部五·春牛經式》:“釋策牛人罨耳……寅亥時為通氣,故揭一邊。子丑時芒神全戴掩耳,為嚴凝時全掩也。”

擇禪師名句,因道吾指夾山尋師頌名句

詩詞推薦

雖雲法眼無瑕翳,爭奈真人掩耳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