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次仲的《崑山慧聚寺集句》
全文:
全吳臨巨溟,青山天一隅。
靜境林麓好,勝槩凌方壺。
泓泓野泉潔,曖曖煙谷虛。
攀雲造禪扃,躋險築幽居。
道人刺猛虎,復來薙榛蕪。
咄嗟檀施開,以有此屋廬。
側疊萬古石,功就豈斯須。
磥砢成廣殿,鬼工不可圖。
有窮者孟郊,過此亦躊躇。
賦詩留岩屏,詞律響瓊琚。
我訪岑寂境,幸與高士俱。
時升翠微上,涼閣對紅蕖。
岸幘偃東齋,果藥雜紛敷。
上方風景清,華敞綽有餘。
高窗瞰遠郊,萬壑明晴初。
賞愛未能去,赬霞照桑榆。
老僧道機熟,閒持貝葉書。
秉心識本源,高談出有無。
茗酌待幽客,頓令煩抱舒。
儒道雖異門,意合不為殊。
抖擻垢穢衣,惟有牟尼珠。
餘生願休止,投策謝歸塗。
參考注釋
靜境
(1).靜謐的環境、意境。 唐 白居易 《秋池》詩之一:“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
(2).猶靜域。 元 郝經 《游靈岩寺》詩:“靜境求初心,滯慮驅萬端。”
(3).靜態,靜止的境界。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二:“繪畫只能表現靜境,而文章兼能表現動境。”
林麓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薛綜 註:“木叢生曰林。” 李善 註:“《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葛次仲名句,崑山慧聚寺集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