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寄的《重次濠城》
全文:
天意傾元運,黎民正倒懸。
沛豐占王氣,譙宋識星躔。
雲護真龍起,謀資一劍先。
剪除狼虎盡,衽席孑遺全。
洗足驅群勇,張羅服眾賢。
豈知塵擾擾,早已念惓惓。
日月光輝始,山河洗濯然。
偏安聞蜀漢,薄伐待周宣。
鼎卜東都日,期踰入百年。
再浮淮泗棹,目斷古城邊。
參考注釋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早已
(1) 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時間過去很久
開演時間還沒到,戲院門口早已擠滿了觀眾
(2) 〈方〉∶早前;從前
早已的事,不提了
惓惓
(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宋 王安石 《奉酬許承權》詩:“三秋不見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 明 李贄 《與河南吳中丞書》:“昨冬獲讀與 晉老 書,欲僕速離 武昌 ,甚感遠地惓惓至意。”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交書 徐公 ,即掛帆還 白下 ,終不得訊息,心殊惓惓。”
(2).煩悶,失意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積半月,為僕所窺,陰與舅力要之歸。意惓惓不自得。” 何垠 註:“惓,音券,悶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異犬》:“侯漫應之,惓惓而返。”
(1).懇切貌。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褰余幬而請御兮,願盡心之惓惓。”《魏書·律曆志上》:“恐一朝先犬馬,竟無絲髮之益,使律法長絶,遺恨沒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問,某有心事,今不敢隱。”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詩序》:“荏苒歲月,寥落無成,恐遂已廢業,負先生惓惓奬勵之意。” 柯靈 《香雪海·千里共嬋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見的山花……獻與愛國的海外僑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
(2).忠心耿耿貌。《漢書·劉向傳》:“欲終不言,念忠臣雖在甽畝,猶不忘君,惓惓之義也。” 顏師古 註:“惓惓,忠謹之意。惓讀與拳同。”《新唐書·張說傳論》:“ 説 於 玄宗 最有德,及 太平 用事,納忠惓惓,又圖封禪,發明典章, 開元 文物彬彬, 説 力居多。” 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 先主 諸臣惓惓 漢 事之心,庸可沒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 朱軾 ﹞忠君愛國之枕,至死惓惓,可謂大臣矣。”
李寄名句,重次濠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