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氈廬》
全文:
架木圍氈制朴淳,明駝裝載便時巡。
舒張收卷渾如意,宵養晝存恰暢神。
秉燭觀書思汲古,披衣問政惕臨民。
江南塞北殊風景,個裡拈來總靜因。
參考注釋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紅樓夢》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汲古
謂鑽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於井。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歸愚識夷塗,汲古得脩綆。” 明 何景明 《水營墅治田圃種樹》詩:“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司馬達甫》:“汲古不倦,常收藏 漢 銅印譜最多。”
披衣
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韋應物 《寄馮著》詩:“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人披衣待旦,別 袁 而歸。”
問政
諮詢或討論為政之道。《禮記·中庸》:“ 哀公 問政,子曰:‘ 文 武 之政,布在方策。’” 唐 元結 《欸乃曲》之一:“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 九疑山 。” 陳毅 《沁園春·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詞:“政暇論文,文餘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
臨民
治民。《國語·楚語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後漢書·崔寔傳》:“初, 寔 在 五原 ,常訓以臨民之政, 寔 之善績,母有其助焉。”《宋書·劉道彥傳》:“善於臨民,在 雍 部政績尤著,蠻夷前後叛戾不受化者,並皆順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視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臨民!”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嗚呼,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
乾隆名句,氈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