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燬名存考不堪,大通曾是捨身三

乾隆金陵詠古·其九·同泰寺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金陵詠古·其九·同泰寺》

全文:
寺燬名存考不堪,大通曾是捨身三
如斯擔板為孤注,翻與僧家作笑談。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堪

(1)

用於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備不堪

(2)

壞到極點

那飯菜都系不堪之物。——《紅樓夢》

大通

(1).猶大道。《莊子·大宗師》:“ 顏回 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故古人仰準陰陽,俯協剛柔,中識理性,使三才相善,同會於大通,所以窮理而盡物宜也。”

(2).通於大道。謂順應自然。《淮南子·詮言訓》:“聖人無屈奇之服,無瑰異之行,服不視,行不觀,言不議,通而不華,窮而不懾,榮而不顯,隱而不窮,異而不見怪,容而與眾同。無以名之,此之謂之通。”

(3).謂寬宏豁達。 晉 陳壽 《表上諸葛氏集目錄》:“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鹹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

(4).謂大亨通,吉利。《清平山堂話本·契約文字記》:“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將著 劉二 兩口兒骨殖還鄉,認他伯父。”

捨身

(1).佛教徒為宣揚佛法,或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謂之“捨身”。六朝時此風最盛。《梁書·武帝紀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隋書·五行志上》:“是時帝崇尚佛道……數詣 同泰寺 ,捨身為奴,令王公已下贖之。” 宋 陶穀 《清異錄·圓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廬山 石虎菴 ,夜夢人長清瘦而斑衣,言捨身為菴中供養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城隍出巡》:“出巡之時,皆以八人肩輿,舁藤像而行。有捨身為馬僮者,有捨身為打扇者。”

(2).犧牲自己。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 魚惠蘭 ,只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後亦用於為國家、人民和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 陳去病 《輯<陸沉叢書>初集竟題首》詩:“誓死肯從窮髮國,捨身齊上斷頭臺。”

乾隆名句,金陵詠古·其九·同泰寺名句

詩詞推薦

寺燬名存考不堪,大通曾是捨身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