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希焄的《大滌洞·其二》
全文:
誰挽天河響落山,潮聲半夜到江乾。
倒流三峽水何擊,捲起千堆雪正寒。
想是蛟從其下舞,料應龍在此中蟠。
如君大手留吟筆,千古坡詩可並觀。
參考注釋
應龍
(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 禹 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 鮌 何所營? 禹 何所存?”《文選·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 呂延濟 註:“應龍,有翼之龍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清 龔自珍 《尊任》:“應龍入眢井,不瞑目以待鰍鱓之飽龍肉,而睫淚以哀井上之居民,豈得為應龍也哉!”
(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山海經·大荒東經》:“ 大荒 東北隅中,有山名曰 凶犁土丘 。 應龍 處南極,殺 蚩尤 與 夸父 ,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 應龍 之狀,乃得大雨。”《後漢書·張衡傳》:“夫 女魃 北而 應龍 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李賢 註:“ 女魃 ,旱神也。 應龍 ,能興雲雨者也。” 宋 蘇舜欽 《天平山》詩:“旱年或播灑,潤可足九土,奈何但泓澄,未為 應龍 取。”
趙希焄名句,大滌洞·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