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洞·其二

作者:趙希焄 朝代:宋代

大滌洞·其二原文

誰挽天河響落山,潮聲半夜到江乾。

倒流三峽水何擊,捲起千堆雪正寒。

想是蛟從其下舞,料應龍在此中蟠。

如君大手留吟筆,千古坡詩可並觀。

詩詞問答

問:大滌洞·其二的作者是誰?答:趙希焄
問:大滌洞·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大滌洞·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2. 影印《詩淵》冊三頁二一一九

參考注釋

天河

銀河

落山

指太陽下山。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輯·<子夜>和國貨年》:“明明還只是子夜,而居然以為天已經大亮了,甚至於太陽又要落山了。” 趙樹理 《套不住的手》:“ 陳秉正 老漢從吃過早飯起程,直走到太陽快落山才到。”

半夜

(1) 夜的中間;特指夜裡12點鐘

(2) 一夜之半

清風半夜鳴蟬。——宋· 辛棄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復甦。——《聊齋志異·促織》

江乾

江邊,江畔

倒流

向上游流,泛指物體向相反的方向流動

堵塞了的管子使得污水倒流進入房屋

三峽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游,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里

雪正

昭雪更正。《遼史·耶律儼傳》:“時樞臣 乙辛 等誣陷皇太子,詔 仲禧 偕 乙辛 鞫之,蔓引無辜,未嘗雪正。”

應龍

(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 禹 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 鮌 何所營? 禹 何所存?”《文選·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 呂延濟 註:“應龍,有翼之龍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清 龔自珍 《尊任》:“應龍入眢井,不瞑目以待鰍鱓之飽龍肉,而睫淚以哀井上之居民,豈得為應龍也哉!”

(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山海經·大荒東經》:“ 大荒 東北隅中,有山名曰 凶犁土丘 。 應龍 處南極,殺 蚩尤 與 夸父 ,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 應龍 之狀,乃得大雨。”《後漢書·張衡傳》:“夫 女魃 北而 應龍 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李賢 註:“ 女魃 ,旱神也。 應龍 ,能興雲雨者也。” 宋 蘇舜欽 《天平山》詩:“旱年或播灑,潤可足九土,奈何但泓澄,未為 應龍 取。”

如君

妾的別稱

大手

猶高手。指工於文辭的名家。 唐 僧鸞 《贈李粲秀才》詩:“颯風驅雷暫不停,始向場中稱大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雜劇》:“北雜劇已為 金 元 大手擅勝場,今人不復能措手。曾見 汪太函 四作……都非當行。”參見“ 大手筆 ”。

吟筆

寫詩的筆;詩人的筆。 宋 梅堯臣 《李少傅鄭圃佚老亭》詩:“春禽時弄吭,清景付吟筆。” 宋 陳與義 《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尚餘煙月債,驅使入吟筆。” 元 趙善慶 《憶王孫·述憶》曲:“吟筆未成 賈誼 策,鬢毛衰。”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詩詞推薦

大滌洞·其二原文_大滌洞·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