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原文
落落江煙白,翛然孤眺餘。
浮雲凌短築,春色隱華裾。
焚草乾坤在,脂車風雨疏。
首搔天際碧,湖海祝虛徐。
詩詞問答
問: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申佳允
問: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申佳允的名句有哪些?答:申佳允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江煙
指江上的雲氣、煙靄。 唐 徐彥伯 《採蓮曲》:“妾家 越 水邊,搖艇入江煙。” 唐 姚合 《過杜氏江亭》詩:“野色吞山盡,江煙襯水流。” 清 汪琬 《送再從侄處默》詩:“雁逐江煙下,潮衝 楚 樹流。”
翛然
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無係貌也。” 前蜀 韋莊 《贈峨嵋李處士》詩:“如今世亂獨翛然,天外鴻飛招不得。” 明 歸有光 《南雲翁生壙志》:“翁為人有風致,可謂翛然於生死之際,則予之所謂命者,又不足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夜半醒來,萬籟俱絕,皓月中天,翛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
迅疾貌。 宋 司馬光 《館宿遇雨懷諸同舍》詩:“佳雨濯煩暑,翛然生曉涼。”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華裾
猶 * 。 唐 李賀 《高軒過》詩:“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明 申涵光 《西郊》詩:“常持白羽尋雲壑,敢羨華裾負草堂。”
焚草
(1).焚燒茅草。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焚草為香,採花為供。”
(2).燒掉奏稿,以示謹密。《宋書·謝弘微傳》:“﹝ 弘微 ﹞每有獻替及論時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
(3).據《隋書·宇文化及傳》載 宇文化及 等發動兵變時, 司馬德戡 曾集兵城內舉火與城外相應, 隋煬帝 聞聲問是何事, 裴虔通 偽稱:“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囂耳。” 煬帝 信以為真,未加提防,遂被殺。史稱此次兵變為“焚草之變”。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一篇:“ 宇文化及 將謀亂,因請放官奴分直上下,詔許之,‘是有焚草之變’。”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脂車
油塗車軸,以利運轉。借指駕車出行。 晉 夏侯湛 《抵疑》:“僕固脂車以須放,秣馬以待卻。” 唐 劉禹錫 《代請朝覲表》:“然後脂車,奔赴京輦。” 宋 周邦彥 《浪淘沙》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正拂面垂楊堪纜結。” 清 方式濟 《鐵五送至蒲河賦別》詩:“勞骨不遑席,脂車迫東馳。”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湖海
(1).湖泊與海洋。《南齊書·王敬則傳》:“ 會 土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韋應物 《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統志·應天府·形勝》:“ 長江 千里,險過湯池,外連 江 淮 ,內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萊 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人雖在湖海飄零,自信有此絶藝,不甘輕配凡女。” 郁達夫 《乘車赴東京過天龍川橋》詩:“十年湖海題詩客,依舊青衫過此橋。”
(4).指浪跡江湖,不與朝政。 清 陳濟生 《懷友》詩:“頗憶 元龍 久湖海,近來風雅復何如?”
虛徐
(1).從容不迫;舒緩。《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 郭璞 註:“雍容都雅之貌。”按,今本《詩·邶風·北風》作“其虛其邪”。《淮南子·原道訓》“原流泉浡,沖而徐盈” 漢 高誘 註:“沖,虛也。始出,虛徐流不止,能漸盈滿。” 唐 張說 《崔禮部園亭得深字》:“窈窕留清館,虛徐步晚陰。” 宋 司馬光 《奉和大夫同年張兄會南園詩》:“茂林穿繚繞,微徑步虛徐。”
(2).舒展;舒敞。 唐 杜甫 《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虛徐五株態,側塞煩胸襟。”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岡東錄》:“樓北小室虛徐,疏櫺秀朗,蓋 靜照軒 也。”
(3).遲疑;盤旋。《文選·班固<幽通賦>》:“承靈訓其虛徐兮,佇盤桓而且俟。” 李善 註:“虛徐,狐疑也。” 唐 岑參 《秋夕聽羅山 * 三峽流泉》詩:“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演漾怨 楚 雲,虛徐韻秋煙。” 宋 蘇軾 《清風閣記》:“風起於蒼茫之間,彷徨乎山澤,激越乎城郭道路,虛徐演漾,以汎汝之軒窗欄楯幔帷而不去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原文_李映碧給諫謫歸·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