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壬午元旦》
全文:
午門曙色集纓簪,首祚朝正黼座臨。
資始春台當咢布,敕幾寰海廑懷任。
特懸初復鎛鍾制,應律欣聞太蔟音。
欲使恩膏被民溥,更殷兢業與年深。
參考注釋
鎛鍾
見“ 鎛鐘 ”。
亦作“ 鎛鍾 ”。古樂器名。小鍾和大鐘。單獨懸掛,與編鐘不同。《隋書·音樂志下》:“鎛鐘……即 黃帝 所命 伶倫 鑄十二鐘和五音者也。”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其鎛鍾又長甬而震掉,其聲不和。”《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元年》:“先是,宮懸止有四鎛鍾,雜以編鐘、編磬、衡鍾凡十六虡。” 胡三省 註:“凡鍾十六枚同在於虡,謂之編鐘,特懸者謂之鎛鍾。”
應律
(1).應合樂律。《楚辭·九歌·東君》:“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 唐 呂純 《憶江南》詩:“萬蕊初生將比類,黃鐘應律始歸家。” 明 劉基 《聖人出》詩:“八風應律《九歌》奏,圓方交格神靈輳。”
(2).應合曆象。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及茲正陽履端之辰,蒼龍應律之候,羣臣詣 奉天殿 朝賀禮成,即詣 文華殿 朝賀皇太子。”
太蔟
亦作“ 太簇 ”。1.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國語·周語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滯也。”《淮南子·時則訓》:“律中太蔟,其數八。” 清 黃宗羲 《答劉伯繩問律呂》:“太簇長八寸,積六百四十八分。”
(2).古人將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為農曆正月的別名。《呂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陽氣始生,草木繁動。” 高誘 註:“太蔟,正月。”
乾隆名句,壬午元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