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邊醉帽風欹側,去底征鴻月有無

釋寶曇九日西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寶曇的《九日西湖》

全文:
不須歸夢更成都,九日西湖病已蘇。
試把黃花元自好,可憐白首不勝扶。
誰邊醉帽風欹側,去底征鴻月有無
一夜撫心欣有得,後來人物不如吾。

釋寶曇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寶曇誰邊醉帽風欹側,去底征鴻月有無書法作品欣賞
誰邊醉帽風欹側,去底征鴻月有無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誰邊

哪裡;什麼地方

知向誰邊

醉帽

醉漢的帽子。 宋 陸游 《梅花絕句》之十:“今年真負此花時,醉帽何曾插一枝。” 宋 陳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詞:“賣花聲斷 藍橋 暮,記吟鞭醉帽曾經處。”

欹側

(1).傾斜;歪斜。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自此以西,山路欹側,長坂千里,懸崖萬仞,極天之阻,實在於斯。” 唐 杜甫 《閬水歌》:“ 巴 童盪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清 納蘭性德 《虞美人》詞:“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2).歪倒搖晃貌。 唐 杜甫 《瘦馬行》:“絆之欲動轉欹側,此豈有意仍騰驤。” 宋 王安石 《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投韁馬鬣任欹側,欲出操箠手還抽。”

征鴻

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詩:“遠心何所類,雲邊有徵鴻。” 宋 陳亮 《好事近》詞:“懶向碧雲深處,問征鴻訊息。” 明 劉基 《自都回至通州》詩之二:“西風吹青冥,征鴻暮蕭蕭。”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儂有詞場雲水外,但憑欄送盡征鴻字。”參見“ 征雁 ”。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釋寶曇名句,九日西湖名句

詩詞推薦

誰邊醉帽風欹側,去底征鴻月有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