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令的《送曹杜赴試禮部》
全文:
霜風琅琅鳴鼓鼙,鳥寒夜噪樹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歸,廄馬解銜車棄脂。
長河夜冰船就維,百賈晏起朝閉扉。
為問當今行者誰,出門千里到何處。
母送拊背父嘆嘻,兒惜欲去哭挽衣。
上馬反顧紛涕洟,非所願欲去何為。
家雖有田豐歲稀,所得償公不及私。
況望膻薌事庭闈,結髮從學今十期。
始自有志痻孔姬,豈願從世成依違。
高堂華發紆素絲,暮年待子為光輝。
望我*日人莫報之,苟得一笑辱弗辭。
況望三釜家無飢,吾於二子久所知。
怪其才高所就卑,今乃語此誠可思。
近聞天子變典彝,欲撥舊況收新奇。
子行出仕適其期,驊騮得路無銜羈。
羅酒行矣無自遲,去取天寵酬親慈。
參考注釋
上馬
(1) 騎上馬背
那個競技場騎手騰身上馬
(2) 比喻某個重大工程項目或工作開始進行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開春就上馬
(3) 指領導者指揮者上任
丁浩上馬以來,單位的經濟效益比原來大有好轉
反顧
回頭看,比喻反悔
義無反顧
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楚辭·屈原·涉江》
涕洟
(1).眼淚和鼻涕。《禮記·檀弓上》:“將軍 文子 之喪,既除喪,而後越人來弔。主人深衣練冠,待於廟,垂涕洟。” 陸德明 釋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漢 馬融 《長笛賦》:“僬眇睢維,涕洟流漫。” 唐 孟郊 《秋懷》詩:“老泣無涕洟,秋露為滴瀝。”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 秋羅 導女潛出,相持嗚咽,各有涕洟。” 章炳麟 《訄書·商鞅》:“而世之仁人流涕洟以憂天下者,猥以法家與刀筆吏同類而醜娸之。”
(2).涕淚俱下;哭泣。《易·萃》:“齎咨涕洟,無咎。” 高亨 註:“咨借為資……齎資涕洟,弔他人之喪之象也。” 唐 陸龜蒙 《田舍賦》:“今則陽亢而驕,苗渴而萎,十穗百粒,穫夫涕洟。” 宋 王安石 《祭周幾道文》:“孰知君子,赴我稱孤?發封涕洟,舉屋驚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香玉》:“﹝ 黃生 ﹞恨極,作《哭花詩》五十首,日日臨穴涕洟。”
非所
(1).不按規定時間;不時。《荀子·王霸》:“傷國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猶非時也。”
(2).不是人能夠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監獄、邊荒之地等。《後漢書·陳蕃傳》:“或禁錮閉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陰注陽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謂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康熙 癸未,狀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場事牽涉,卒於非所。”
願欲
志願,慾念。《荀子·富國》:“使天下生民之屬,皆知己之所願欲之舉在是於也,故其賞行。” 楊倞 註:“舉,皆也,是於,猶言於是。言生民所願欲皆在於是也。”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明 方孝孺 《送石君永常赴河南僉事序》:“人有不得其願欲者,必赴愬焉。”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王令名句,送曹杜赴試禮部名句
名句推薦
喚將弟妹上清漢,留取煙霞管舊山
黃飛雄《徐真君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