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爽籟揚華斿,前驅駐外郵。
乃田依古重,肆覲以時修。
文母慈暉奉,仁皇家法留。
日中張羽蓋,道左迓氈裘。
久矣皆歸化,於焉盡仰流。
詎予恩有逮,嘉爾職誠酬。
扈從馳千旅,逶迤擁六虬。
來同思祖澤,長此勖懷柔。
詩詞問答
問:《車駕至博羅河屯肆覲四十八旗並喀爾喀青海諸蒙古得詩八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爽籟
(1).參差不齊的簫管聲。一說清風激物之聲。《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虛牝。” 李善 註:“《爾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參差,宮商異律,故有長短高下,萬殊之聲。” 劉良 註:“爽,清也。籟,風激物之聲也。”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2).指簫管一類的樂器。 明 楊慎 《涪江泛舟》詩:“爽籟金懸奏,遙峯翠積氛。”
(3).指清風。 宋 蘇舜欽 《依韻和伯鎮中秋見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憐小雨灑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前驅
(1) 前導
一箭斃其前驅
(2) 先頭部隊;先鋒
三千為前驅。——《資治通鑑·唐紀》
前驅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為前驅
(3) 引導事物發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驅
駐外
駐在外國。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六七回:“電知駐外各公使,將帝制撤銷事件,轉告各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年)第十八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它的職權是: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解釋法律,制定法令,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
肆覲
《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原謂以禮見東方諸國之君,後常用為語典,以稱見天子或諸侯之禮。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唐 吳筠 《步虛詞》之九:“爰從太微上,肆覲虛皇尊。” 宋 王禹偁 《<皇華集>序》:“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肆覲羣後,觀省風俗,黜陟幽明而已。”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母慈
(1).母親慈愛。《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 孔 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唐 杜甫 《遣興》詩:“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2).指雌性動物對幼仔的愛。 唐 白居易 《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仁皇
對當朝皇帝的尊稱。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 文正公 、 文忠公 、 師魯 ,皆第一流人。” 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東坡宸奎閣碑銘》:“巍巍仁皇,體合自然。”
家法
(1) 家長統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聖賢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家長責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日中
日頭正當午;中午
趁早涼便行,日中熱時便歇。——《水滸傳》
羽蓋
(1).古時以鳥羽為飾的車蓋。《周禮·春官·巾車》:“輦車,組輓。有翣,羽蓋。” 鄭玄 註:“後居宮中所乘……以羽作小蓋,為翳日也。”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王從騎三千,旌旗羽蓋,自處中軍。”《宋史·樂志十四》:“霓旌羽蓋,導儀護衛。” 清 陳夢雷 《青青陵上柏》詩:“ 金 張 連羽蓋, 許 史 互經過。”
(2).指車輛。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芝階雲路逍遙處,羽蓋飛鯢不用鞭。” 清 吳偉業 《海市》詩之一:“虹跨斷崖通羽蓋,魚吞倒景出樓臺。”
(3).船上飾以鳥羽的傘蓋。《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怠而後發,游於清池,浮文鷁,揚旌栧,張翠帷,建羽蓋。” 郭璞 註:“施之船上也。” 呂向 註:“帷蓋皆翠羽飾之,取其輕也。”《漢書·元後傳》:“﹝ 成都侯 商 ﹞穿 長安 城,引內 灃水 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蓋,張周帷,輯濯 越 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五·棹歌行之三》:“高檣抗飛帆,羽蓋翳華枝。”
(4).指仙人車駕。 唐 韋應物 《王母歌》:“眾仙翼神母,羽蓋隨雲起。”《雲笈七籤》卷四:“出戶望之,見從東方虛空而來,旍旗鬱勃,羽蓋紛紜。”
道左
(1).路的左邊。《孔叢子·問軍禮》:“主車止於中門之外,外門之內,廟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經名山大川,皆祭告焉。”
(2).道路旁邊。《詩·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於道左。” 毛 傳:“興也。道左之陽,人所宜休息也。” 鄭玄 箋:“道左,道東也。日之熱,恆在日中之後,道東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陰寡也。” 馬瑞辰 通釋:“下章‘道周’,《韓詩》作道右,則左右隨所見言之,不以道左之陽取興。”《韓非子·內儲說上》:“南門之外,有黃犢食苗道左者。”《太平廣記》卷三 * 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於凝》:“﹝ 於凝 ﹞遙見道左嘉木美蔭,因就焉。” 清 鈕琇 《觚賸·雪遘》:“將度 梅嶺 , 吳公子 已迎候道左,執禮甚恭。”
氈裘
(1) 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
(2) 指代北方民族
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歸化
(1) 歸服而受其教化
(2) 舊時指甲國人民加入乙國國籍,歸順,服從
並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國志·鄧艾傳》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仰流
謂仰承流風,歸順有德者。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四面風德,二方之君,鱗集仰流,願得受號者以億計。”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 明 何景明 《應詔陳言治安疏》:“海內將從風而靡,四夷必仰流而化。”
扈從
隨侍皇帝出巡的人員
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司馬相如《上林賦》
逶迤
蜿蜒曲折;拐來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選·劉峻·廣絕交論》
逶迤退食。——《後漢書·楊秉傳》
五嶺逶迤騰細浪。——毛 * 《長征》
來同
猶言來朝。《詩·魯頌·閟宮》:“至於海邦, 淮夷 來同。” 馬瑞辰 通釋:“《説文》‘同,會合也。’朝與會同,對文則異,散文則通。諸侯殷見天子曰同,小國會朝大國亦曰同,猶諸侯朝天子曰朝,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獵賦》:“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萬方來同。”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天子萬年,四夷來同。”
祖澤
(1).祖輩手澤。用指先人遺物。 清 周棨 《重刊<七修類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無多,皆霑祖澤。”
(2).指祖先的恩澤。 清 曾國藩 《日記·省克》:“觀近年忝丁之漸多,子弟之向學,或者祖澤尚厚,方興未艾,且喜且惴惴也!”
(3).地名。 春秋 戰國 時為 燕 地。《太平廣記》卷一一九引 北齊 顏之推 《還冤記·燕臣莊子儀》:“明年, 簡公 將祀於 祖澤 。 燕 之有 祖澤 ,猶 宋 之有 桑林 ,國之大祀也。”
懷柔
用政治上籠絡的手段使之歸附
懷柔百神。——《詩·周頌·時邁》
懷柔百越。——《三國志·吳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