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原文
溪樓閒眺望,秋思滿林塘。
潦水茨菇爛,西風䆉稏香。
晴光翻去鳥,野色動寒螿。
問訊東籬菊,還須後夜霜。
詩詞問答
問:秋興的作者是誰?答:李肇亨
問:秋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興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肇亨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肇亨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六十六
參考注釋
眺望
從高處遠望
她繼續眺望當地的風光
秋思
秋日寂寞淒涼的思緒。 唐 沉佺期 《古歌》:“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 宋 蘇轍 《次韻徐正權謝示閔子廟記及惠紙》:“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學久騫。” 明 高啟 《謝陳山人贈其故弟長司所畫山水》詩:“滿空雲凍動秋思,飛泉落日何蕭騷。” 周詠 《秋懷並留別湘中諸友》詩之八:“湖海蹉跎感歲華,滿腔秋思繫蒹葭。”
林塘
樹林池塘。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餞庾於陵應詔》詩:“是日青春獻,林塘多秀色。” 唐 駱賓王 《螢火賦》:“林塘改夏,雲物迎秋。”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滿目西風木葉黃,秋來殺氣遍林塘。”
潦水
雨後的積水。《墨子·非樂上》:“今王公大人,雖無造為樂器,以為事乎國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壞》詩:“幸入聖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壞田疇。”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緑苹。”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達夫 《采石磯》:“呆著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筆來伏下身去,在詩的前面填了‘秋夜’兩字,作了詩題。”
色動
臉色改變。《戰國策·趙策一》:“ 知過 出見二主,入説 知伯 曰:‘二主色動而意變,必背君,不如令殺之。’”《東觀漢記·班超傳》:“﹝ 超 ﹞乃還告 郭恂 , 恂 大驚,既而色動。”《隋書·高祖紀上》:“﹝帝﹞因召 高祖 ,命左右曰:‘若色動,即殺之。’ 高祖 既至,容色自若,乃止。”《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公業 ﹞呼 非煙 詰之。 非煙 色動,不以實告。”
寒螿
(1).即寒蟬。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蜺寒蜩” 晉 郭璞 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蟬鳴。’”《文選·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許慎 《淮南子》註:“寒螿,蟬屬也。”一說指水鳥。見《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 李善 注引 高誘 《淮南子》注。參見“ 寒蟬 ”、“ 寒將 ”。
(2).借指深秋的鳴蟲。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一:“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溼衣。”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陳三立 《雨》詩:“懷人江海斷,鐙火訴寒螿。”
問訊
(1) 詢問或打聽
幸可廣問訊。——《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鹹來問訊。——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問訊處
(2) 問候
彼此見禮問訊
(3) 僧尼跟人應酬時合十招呼。也叫“打問訊”
東籬
(1).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因以指種菊之處;菊圃。 唐 楊炯 《庭菊賦》:“憑南軒以長嘯,坐東籬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 明 馮惟敏 《南呂一枝花·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套曲:“恰東籬勸插黃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
(2).園圃名。 宋 陸游 《東籬記》:“ 放翁 告歸之三年,闢舍東茀地,南北七十五尺,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或十有三尺而縮。插竹為籬,如其地之數……名之曰‘東籬’。” 宋 陸游 《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言歸 鏡湖 上,日日醉 東籬 。”自註:“ 東籬 ,予小圃名。”
後夜
後半夜。 唐 劉長卿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詩:“猿聲知後夜,花發見流年。”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六淮潮》:“後夜人無寐,遙聽入浦聲。”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任懷仁》:“後夜忽見形雲。我家明日當除服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