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必象的《戲題睡屏》
全文:
一別相如直至今,床頭綠綺暗生塵。
當年自是文君誤,未必琴心解挑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文君
(1).指 周文王 。《文選·張衡<思玄賦>》:“ 文君 為我端蓍兮,利飛遁以保名。”舊註:“ 文君 , 文王 也。”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 文王 可以為 文君 。”
(2).指 晉文公 。《楚辭·九章·惜往日》:“ 介子 忠而立枯兮, 文君 寤而追求。” 王逸 註:“ 文君 , 晉文公 也。”
(3).指 卓文君 。 漢 臨邛 富翁 卓王孫 之女,貌美,有才學。 司馬相如 飲於 卓氏 , 文君 新寡, 相如 以琴曲挑之, 文君 遂夜奔 相如 。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後以指代美女。 唐 溫庭筠 《錦城曲》:“ 巴水 漾情情不盡, 文君 織得春機紅。” 宋 沉端節 《薄倖》詞:“念少年孤負芳音,多時不見文君面。”
(4).指代寡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妾適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 清 方文 《喜得姚休那先生書》:“勸我休買孺子妾,孺子妾不如文君。”此指再醮的寡婦。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心解
心中領會。《禮記·學記》“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 漢 鄭玄 註:“學不心解,則忘之易。”《隋書·經籍志一》:“陵夷至於近代,去正轉疎,無復師資之法。學不心解,專以浮華相尚。”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書》:“是以古之聖人,終其身於問學之場焉,講習討論,心解力行,以至於寢食俱廢者,為淡也。”
趙必象名句,戲題睡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