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米海岳研山歌為朱竹垞翰林賦(許文穆公故物後歸朱文恪公)》

全文:
海岳研山不可見,人間空說《研山圖》。
研山之圖亦遭燬,雲煙過眼徒嗟吁。
宣和艮岳巳塵劫,矧乃片石輕錙銖。
永嘉流落幾百載,昭陵玉匣今亦無。
詎知神物有呵護,星芒夜隕三天都。
太平宰相盛文物,寶此何啻千璠璵。
古藤書屋花未放,主人愛客招吾徒。
眼中突兀忽見此,乍疑幾席羅衡巫。
壺中九華那足擬,仇池枉用誇髯蘇
三茅地肺互鉤帶,二華雲氣相縈紆。
蛟龍屈蟠待雷雨,仙靈髣髴回軿車。
華蓋一峰獨秀拔,宛插玉笏翹犀株。
翠巒玉筍左右列,脽尻股腳相欹扶。
上洞下洞閟曲折,潛通小有涵空虛。
龍池幽窈驗雨候,頗疑中有驪龍珠。
峰獨者蜀屬者嶧,上泉有埒下有澞。
座客摩挲三嘆息,蒼然古色生眉須。
海岳之庵書畫舫,幾伴此老浮江湖。
巧偷豪奪歷千劫,閱盡春秋如蟪蛄。
翰林好事過顛米,日餐蛾綠忘飢劬。
滄江夜夜虹貫月,莫令光怪驚菰蘆。

王士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九華

(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舊稱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蓮花,故改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序:“ 青陽縣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數十丈。上有九峰如蓮花……予乃削其舊號,加以 九華 之目。”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三:“ 九華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歲宮 、 回香閣 和古拜經台等古剎名勝,與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稱 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參見“ 九子山 ”。

(2).宮殿名。 後趙 石虎 建。《拾遺記·晉時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 石虎 席捲西京,崇麗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儀,內修 三英 、 九華 之號。” 齊治平 註:“ 九華 ,宮名。”《清一統志》:“ 後趙 石虎 建,以三三為位,故謂之 九華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晉 陶潛 《九日閒居》詩序:“余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2).花朵繁茂。喻婦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儀同松滋公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標梅三實,無闕其時;夭桃九華,能修其政。”

仇池

山名。在 甘肅省 成縣 西。山有東西兩門,盤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後漢書·西南夷傳·白馬氐》:“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頃,四面斗絶。”《宋書·氐胡傳》:“ 仇池 地方百頃,因以 百頃 為號,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一:“萬古 仇池 穴,潛通小有天。” 宋 蘇軾 《和桃花源》詩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欽臣 仲至 ,謂余曰:吾嘗奉使過 仇池 ,有九十九泉,萬山環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清 趙翼 《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難忘 畏壘 鄉。”

髯蘇

亦作“髥蘇”。 宋 蘇軾 的別稱,以其多髯故。 宋 蘇軾 《客位假寐》詩:“同僚不解事,慍色見 髯蘇 。” 元 鄭允端 《東坡赤壁圖》詩:“留得清風明月在,網魚謀酒付 髥蘇 。” 元 吳鎮 《玉蝴蝶·赤壁懷古》詞:“昔年此地,虹銷霸氣,電掃雄圖。折戟沉沙,忽然攜酒到 髯蘇 。” 清 周起渭 《避風赤壁登蘇公亭放歌》:“ 髯蘇 一去青山閒,老子今朝散輕策。”

王士禎名句,米海岳研山歌為朱竹垞翰林賦(許文穆公故物後歸朱文恪公)名句

詩詞推薦

壺中九華那足擬,仇池枉用誇髯蘇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