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河南巡撫常鈞奏報秋潦河漲漫溢大堤諸情形詩以志事》
全文:
俗稱三白澇,適當孟秋際。
撰辰早定期,雨中因啟蹕。
將謂偶行潦,跋涉何妨試。
南望雲勢重,齊豫早廑意。
由來才逾旬,方伯飛章至。
七月十七八,霪霖日夜繼。
黃水處處漲,茭楗難為備。
遙堤不能容,子堰徒成棄。
初漫黑岡口,復漾時和驛。
侵尋及省城,五門填土閉。
乘鄣如戒嚴,為保廬舍計。
吁嗟此大災,切切吾憂系。
言念此方民,飢荐臻往歲。
疏瀹命朝臣,救民不惜費。
近年頗獲豐,甫得復元氣。
而胡更遇澇,災較前尤劇。
所幸河歸槽,漲灘斷流塈。
城郭庶無恙,佳音日夜跂。
其餘被水郡,諄諭勤周濟。
前功不可廢,朝中遣大吏。
輕車自成竹,為我蘇殿屎。
啟行值塗濘,僕從已多懟。
豈知北輕南,額手感天賜。
萬方吾保赤,一飢已所致。
盈虛敢諉數,調燮惟增愧。
參考注釋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省城
省政府所在地,省會
去省城辦事
五門
(1).古代宮廷設有五門,自外而內為皋門、庫門、雉門、應門、路門。《周禮·天官·閽人》“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 漢 鄭玄 註:“ 鄭司農 雲‘王有五門,外曰皋門,二曰雉門,三曰庫門,四曰應門,五曰路門。路門一曰畢門。’ 玄 謂雉門,三門也。” 孫詒讓 正義:“《玉海·宮室》引《三禮義宗》云:‘天子*宮門有五,法五行,曰皋門、曰庫門、曰雉門、曰應門、曰路門。’按, 崔 以五門雉門在庫門內,則依 後鄭 説。” 崔 ,《三禮義宗》著者 崔靈恩 。
(2).泛指宮城之門。 唐 白居易 《膠漆契》詩:“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
(3).借指京城。 唐 李商隱 《細雨》詩:“故園菸草色,仍近五門青。”
(4).佛教語。坐禪所用的五大“對治法門”,《五門禪精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門。一者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觀緣,五念佛。”
乾隆名句,河南巡撫常鈞奏報秋潦河漲漫溢大堤諸情形詩以志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