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複次無題四首答李時榮黃門·其四》
全文:
燕代車輪蜀水舟,英雄無地不夷猶。
歸期又逐新春過,交佩曾於去日留。
畫戟清香公府夜,翠屏紅燭內家秋。
亦知夫婿封侯好,何用傷春柳陌頭。
參考注釋
畫戟
(1).古兵器名。因有彩飾,故稱。 唐 王維 《燕支行》:“畫戟彫戈白日寒,連旗大旆黃塵沒。” 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劉恭父》詞:“畫戟斿閒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紅欄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畫戟,東馳西突,所向披靡。”
(2).舊時常作為儀飾之用。 唐 韋應物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 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之二:“森森畫戟擁朱輪,坐詠 梁公 覺有神。” 清 陳沂震 《試院即事》詩:“畫戟森嚴晝漏遲,凝香燕寢日斜時。”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則有荷葉之清香。——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公府
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屬中央一級的機構
連辟公府不就。——《後漢書·張衡傳》
翠屏
(1).綠色屏風。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合。” 後蜀 鹿虔扆 《思越人》詞:“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叢。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岩。《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註:“翠屏,石橋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註:“有石屏風如壁立,橫絶橋上。” 唐 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張居正 《和真一王孫八嶺山韻》:“仙城杳靄何因見,悵望青霄聳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詩:“中流砰訇兩山動,翠屏金碧當空開。”
紅燭
①紅色的蠟燭。多用於喜慶:壽星像前,點著一對紅燭|洞房內,紅燭高燒。 ②詩集。聞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或抒發詩人的愛國之情,或批判封建統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或描繪自然的美景。構思精巧,想像奇新,語言形象生動。內家
(1).指皇宮,宮廷。 唐 王建 《宮詞》之五十:“盡送春毬出內家,記巡傳把一枝花。”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看花醉殺瓊林酒。身到處,盡溫柔,消魂更是內家樓。” 阿英 《關於北京<燕九竹枝詞>》:“有的花鼓娘還試穿著新設計的內家裝束,引起觀眾極大注意。”
(2).指宮女。 唐 薛能 《吳姬》詩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內家叢里獨分明。”《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此位內家原是卿所進奉。今著卿領去,到府中將息病體,待得痊安,再許進宮未遲。”
(3).指太監。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還宮》詩:“生還侍兒少,熟識內家稀。”《紅樓夢》第七二回:“ 夏太監 打發了一個小內家來説話。”
(4).即內人家。 明 李東陽 《韓休知》詩:“內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原註:“ 唐 《教坊記》:伎女坊謂之內人家。”
(5).指良家婦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吳大郎 上下一看,只見不施脂粉,淡雅梳妝,自然內家氣象,與那臙花隊里的迥別。”《天雨花》第三回:“遊山玩水男子事,內家豈可外邊行?”
(6).猶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 靜觀 此時已是內家裝扮了,又道 黃夫人 待他許多好處,已自認他為乾娘了。” 王古魯 註:“此處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內家拳。《兒女英雄傳》第六回:“武當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爺 留下的,叫作‘內家’;少林拳是 姚廣孝 姚少師 留下的,叫作‘外家’。”
江源名句,複次無題四首答李時榮黃門·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