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廷美的《送楊維新歸四明省親》
全文:
我昔隱居白雲邊,耳聞學士楊大年。
比來偶爾識丰采,巋然如睹蓬壺仙。
雲霄籍籍紛簪組,學士才華獨奇古。
史筆渾雄司馬遷,詞源浩瀚唐韓愈。
十年坐對玉堂春,九重眷顧應殊倫。
大羹未試調和手,陳情暫乞歸寧親。
都城八月秋風早,浮雲捲盡天如掃。
拜寵初辭五鳳樓,香車便出長安道。
大通橋頭流水香,槐陰細細槐花黃。
臨岐酌酒一為別,興發不辭歸路長。
畫船錦纜波千頃,客散風恬醉初醒。
兩岸斜陽萬里情,半江斜日孤帆影。
行行遙指浙東城,天際逶迤不斷青。
蘇台月色吟邊見,鄞水潮聲夢裡聽。
倚門慈母頭如雪,宮錦新衣懶不著。
元煒登堂夙願償,曾參調膳離憂歇。
故山依舊故人疏,弔古登高思有餘。
重門日暖高軒屨,曲巷頻回長者車。
一時遊樂未知極,轉頭便見梅花白。
海味雖甘久佳人,文星長照東歸客。
吾皇圖治初勵精,瓦缶毀棄黃鐘鳴。
先生欲副蒼生望,移孝為忠是別情。
參考注釋
登堂
升上廳堂。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二不肖也。”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一:“縣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說唐》第十回:“二人攜手登堂,喜動顏色,頂禮相拜。”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現在已到門庭,請舉步入室登堂罷。”
夙願
一向懷有的願望
呂大防、 劉摯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宋史·蘇轍傳》
以償夙願
調膳
亦作“ 調饍 ”。1.司廚,烹調。 漢 徐幹 《中論·覈辯》:“人心之於是非也,如口於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調膳則獨美,而與人調之則不美也。”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萬歲爺甚是懸掛,以前雖遣中使時常問安,還不放心,以此特差本監,領這御醫視藥調膳。”
(2).指操持家務。喻賦閒家居。 唐 羅隱 《<讒書>重序》:“ 隱 次《讒書》之明年,以所試不如人,有司用公道落去。其夏,調饍於 江 東,不隨歲貢。” 宋 王安石 《知制誥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請郡,期調膳以奉親。”
離憂
遭受憂愁。離,通“罹”,遭遇
“離騷”者,猶離憂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李廷美名句,送楊維新歸四明省親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元煒登堂夙願償,曾參調膳離憂歇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