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跂的《碾茶》
全文:
玉川涕泣訟月蝕,蟾蜍無光玳瑁魄。
委照墨海鸚鵒石,恐是雲龍小蒼璧。
我家得之天人家,天家金盤薦玉食。
豈堪書生漱糠覈,床頭什襲封未拆。
不辭屑玉遺君飲,要君錦繡生肝膈。
意中佳句甚了了,口不能道空脈脈。
諸公椽筆好相過,莫道彭城譏水厄。
參考注釋
諸公
(1).眾公卿。《公羊傳·隱公五年》:“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
(2).諸多年老長者。《史記·田叔列傳》:“ 叔 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 張守節 正義:“諸公謂丈人行也。”
(3).泛稱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元 貢師泰 《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詩:“買得 吳 船便欲東,更騎羸馬別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個疑難在此,諸公大家參一參。”
椽筆
《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後因以“椽筆”指大手筆,稱譽他人文筆出眾。 宋 王安石 《英宗皇帝輓辭》之一:“誰當授椽筆,論德在瓊瑤。” 金 劉迎 《代王簿上樑孟容副公》詩之一:“妙年椽筆賦《長楊》,一日聲名滿四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先生文學士,必能衙官 屈 宋 。欲煩椽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 葉楚傖 《和倉海秋懷》之七:“儘有金甌毀一角,可堪椽筆掃三軍。”
好相
(1).迷信者認為主好運的一種相貌。《晉書·羊祜傳》:“﹝ 祜 ﹞遇父老謂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語。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種“相”(不同凡俗的顯著特徵)和八十種“好”(不同凡俗的細微特徵)。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玩真》:“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補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種好相,一一功德圓。”參見“ 三十二相 ”、“ 八十種好 ”。
水厄
(1).溺死之災。《北齊書·循吏傳·房豹》:“ 紹宗 自雲有水厄,遂於戰艦中浴,並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 唐 穀神子 《博異志·李全質》:“ 全質 纔寐,即見戴圓笠紫衣人來拜謝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處,某則必至焉。’”《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郎君奇才,能動江神,乃得獲安;不然,諸人皆不免水厄。”《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十五日》:“聞旬日前……遭風覆舟。 補之 眷屬俱救起, 瑞令 則一男兩女並遭水厄矣。”
(2). 三國 魏 晉 以後,漸行飲茶,其初不習飲者,戲稱為“水厄”。後亦指嗜茶。《太平御覽》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晉 司徒 王濛 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覺寺》:“﹝ 劉縞 ﹞專習茗飲, 彭城王 謂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 清 金農 《湘中楊隱士寄遺君山茶奉答》詩之三:“答他紗帽籠頭坐,水厄虛名直浪傳。”
劉跂名句,碾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