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顯烈廟

作者:周午 朝代:元代

題顯烈廟原文

三國鼎峙裂九州,群飛擇木各為謀。

帝君天挺萬人敵,不事他人祗事劉。

分雖君臣情骨肉,此豈漢賊所能祿。

仲謀不度來求婚,遣使甘言祗取辱。

奮髯北伐將徙都,白衣狙詐芳仁呼。

赤帝不靈天既厭,荊蜀中斷絕一隅。

人亦各為其主耳,南昌局量非曹擬。

嵯峨一冢千餘年,長使英雄淚如水。

詩詞問答

問:題顯烈廟的作者是誰?答:周午
問:題顯烈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周午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午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三國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鼎峙

鼎立,三方面並峙 如:三峰鼎峙

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三國志·孫權評傳》

九州

(1) 中國的別稱

(2) 日本四主島中最南的島

群飛

昆蟲在遷移或交配時所發生的成群飛舞的現象

擇木

(1).謂鳥獸選擇樹木棲息。常用以比喻擇主而事。《左傳·哀公十一年》:“﹝ 孔子 ﹞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晉 左思 《吳都賦》:“菈擸雷硠,崩巒弛岑;鳥不擇木,獸不擇音。”《北史·万俟普可朱渾元等傳論》:“ 神武 招攜,理殊納叛;諸將擇木,情非背恩。”《三國演義》第三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劉紹棠 《地母》:“原市委書記 楊仲芳 跟他是老戰友;但是,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擇木而棲了。”

(2).喻選擇官職。 晉 潘岳 《西征賦》:“夕獲歸於都外,宵未中而難作;匪擇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鳥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李弘度 常嘆不被遇。 殷揚州 知其家貧,問:‘君能屈志百里不?’ 李 答曰:‘《北門》之嘆,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遂授 剡縣 。”

帝君

舊時對神中位尊者的敬稱。《漢武帝內傳》:“聞命之際,登當命駕,先被太帝君敕,使詣 玄洲 。” 唐 李商隱 《寓懷》詩:“長養三清境,追隨五帝君。”如: 文昌帝君 ; 關聖帝君 。

天挺

謂天生卓越超拔。《後漢書·黃瓊傳》:“ 光武 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 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公生實天挺,少小負奇骨。” 章炳麟 《魏武帝頌》:“夫其經緯萬端,神謨天挺。”

萬人敵

(1).戰勝萬人之術。指兵法。《史記·項羽本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三國演義》第六六回:“昔 戰國 時 趙 人 藺相如 無縛鷄之力,於 澠池 會上,覷 秦 國君臣如無物,況吾曾學萬人敵者乎!” 黃葆楨 《楊哲商烈士悼歌》:“丈夫當學萬人敵,一書一劍將何為。”

(2).指勇力可敵萬人。《三國志·魏志·程昱傳》:“ 劉備 有英名, 關羽 、 張飛 皆萬人敵也, 權 必資之以御我。”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其 黑寡 、 暮未 二渠,皆萬人敵。”

不事

(1).不侍奉,不服事。《易·蠱》:“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2).指不任以官職。《晉書·劉寔傳》:“臣以為古之養老,以不事為優,不以吏之為重。”《資治通鑑·晉懷帝永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謂不使任事。”

(3).不服勞役。《荀子·大略》:“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舉家不事,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事。”《史記·秦始皇本紀》:“於是立石 東海 上 胊 界中,以為 秦 東門。因徙三萬家 麗邑 ,五萬家 雲陽 ,皆復不事十歲。”《資治通鑑·始皇帝三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不事者,不供征役之事。”

(4).不辦事;不做事。《新唐書·李齊運傳》:“ 萬年 丞 源邃 不事, 齊運 怒,捽辱之,死於廷。” 巴金 《海的夢》前篇:“這島國和許多別的國度一樣,有幾個坐在宮殿里發命令統治人民的酋長,有一些終日娛樂不事的貴族,又有一些從早晨勞動到晚的奴隸。”

他人

別人

不許他人干涉

祗事

(1).恭敬事奉;敬於其事。《南史·到仲舉傳》:“帝又嘗因飲夜宿 仲舉 帳中,忽有神光五采照於室內,由是祗事益恭。”

(2).敬業盡職。 宋 曾鞏 《李舜舉等轉官制》:“而爾於其官次,與有祗事之勤。”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骨肉

(1) 身體

骨肉歸復於土。——《禮記》

(2) 骨和肉

(3) 比喻至親

親生骨肉

骨肉關係

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此之謂骨肉之親。——《呂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說他無緣無故築什麼萬里長城,害得人家骨肉分離。——《孟姜女》

不度

不合法度;不遵禮度。《左傳·隱公元年》:“今 京 不度,非制也。” 杜預 註:“不合法度,非先王制。”《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是人也,居喪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謂不度,不度之人,鮮不為患。” 顏師古 註:“不度,不遵禮度也。”

不估計。 宋 蘇軾 《紫宸殿正日教坊詞教坊致語》:“知輿情之願頌,顧盛德之難形,不度荒蕪,敢進口號。”

求婚

要求與己結婚

她的求婚者足有一打

遣使

謂派遣使者。《韓非子·八經》:“兵士約其軍吏,遣使約其行介。”《後漢書·班固傳下》:“時北單于遣使貢獻,求欲和親。”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會奏遣使迎復》:“禮部會奏,虜請遣使迎復,當從。” 清 魏源 《都中吟》之一:“昨日 大河 決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詩。”

甘言

好聽的話。《國語·晉語一》:“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史記·商君列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 林甫 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於上前,時人皆言 林甫 甘言如蜜。” 清 黃遵憲 《紀事》詩:“眾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誘。”

奮髯

抖動鬍鬚。激憤或激昂貌。《漢書·朱博傳》:“ 齊郡 舒緩養名, 博 新視事,右曹掾史皆移病臥…… 博 奮髯抵幾曰:‘觀 齊 兒欲以此為俗邪!’” 唐 王維 《為畫人謝賜表》:“裂眥奮髯,髮衝鶡冠。” 宋 蘇軾 《京師哭任遵聖》詩:“奮髯走猾吏,嚼齒對姦將。” 清 魏源 《陝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及其馳騁上下,奮髯哆頤,沙聚數千里,龜灼數百世。”

北伐

(1).向北方進軍征討。《左傳·僖公九年》:“ 齊侯 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 山戎 ,南伐 楚 ,西為此會也。”《南史·宋明帝紀》:“﹝ 沉攸之 ﹞率眾北伐。”《三國演義》第四四回:“吾自離 鄱陽湖 ,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 * 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 廣東 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許地山 《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個北伐進行中的革命女同志,雖然沒有何等的資格和學識,卻也當過好幾個月戰地委員會底什麼秘書長一類的職務。”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脫穎自北伐,初勝 湘江 曲。秋風掃落葉,鐵軍聲威立。”

徙都

遷移都城。《史記·周本紀》:“明年,伐 崇侯虎 ,而作 豐邑 ,自 岐下 而徙都 豐 。”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曜》:“ 喬太 、 王騰 等殺 準 ,奉六璽來降。二年,夏四月,徙都 長安 ,立 子熙 為太子。”

白衣

(1) 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2) 平民;未曾獲得功名的人

(3)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狙詐

(1).伺機取詐。《漢書·諸侯王表序》:“ 秦 據埶勝之地,騁狙詐之兵,蠶食 山 東,壹切取勝。”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狙,伺也。因間伺隙出兵也。”《晉書·阮種傳》:“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乾賞啗利,妄加討戮。”《隋書·薛道衡傳》:“狙詐不息,干戈競起。”

(2).狡猾奸詐。《漢書·敘傳下》:“ 吳 孫 狙詐, 申 商 酷烈。”《後漢書·黨錮傳序》:“霸德既衰,狙詐萌起。” 李賢 註:“《廣雅》曰:‘狙,獮猴也。’以其多詐,故比之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二:“忠誠及狙詐,殽混安可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乙故狙詐,鄉人斂金助訟,以此聞於都。”

赤帝

(1).即 炎帝 神農氏 。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以 神農 為 赤帝 。”

(2).指 神農氏 一系的帝王。《逸周書·嘗麥》:“ 蚩尤 乃逐帝,爭於 涿鹿 之河,九隅無遺, 赤帝 大懾,乃説於 黃帝 ,執 蚩尤 ,殺之於 中冀 。” 朱右曾 校釋:“ 赤帝 , 神農 之後帝 榆罔 。”

(3).即 祝融氏 。後世以為火神。《淮南子·時則訓》:“南方之極…… 赤帝 祝融 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 赤帝 祝融 。”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九:“ 赤帝 躍火龍,炎官控朱鳥。”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八·祝誦氏》:“﹝ 祝融氏 ﹞以火施化,號 赤帝 。”

(4).“赤帝子”的簡稱。《漢書·王莽傳上》:“ 赤帝 漢氏 高皇帝 之靈,承天命,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祗畏。” 唐 鮑溶 《沛中懷古》詩:“煙蕪 歌風臺 ,此是 赤帝 鄉。” 胡韞玉 《龍飛》詩:“龍飛已卜黃天立,蛇斬先知 赤帝 成。”參見“ 赤帝子 ”。

(5).見“ 赤熛怒 ”。

不靈

(1).不曉悟。《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靈,曉也。” 唐 韓愈 《鱷魚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 葉聖陶 《倪煥之》五:“在這裡,人家若說世間各處正在流行著卑鄙、醜陋、兇惡、 * 等等的事情,又說人類將沒有希望,終於是長不好教不靈的動物,誰還會相信?”

(2).不靈驗。《史記·龜策列傳序》:“略聞 殷 夏 欲卜者,乃取蓍龜,已則棄之,以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 冰心 《關於女人·我的母親》:“當她抱怨那個算命的不靈的時候,我們總笑著說,我們是‘無花果’,不必開花即累累結實的。”

(3).不起作用,不成功。《官場現形記》第三回:“論起來呢,同鄉是同鄉,不過沒有什麼大交情,怎么好寫信,就是寫了去,只怕也不靈。”

中斷

半中間發生阻隔、停頓或故障而斷開

交通中斷

比賽中斷

一隅

(1).指一個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個方面。《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呂氏春秋·士容》:“故火燭一隅,則室偏無光。”《北齊書·酷吏傳·宋游道》:“雖贓污未露,而姦詐如是。舉此一隅,餘詐可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三:“他倆在客廳的靠後一隅,替我安下了一尊床。”

(2).引申為片面。見“ 一隅之見 ”、“ 一隅之説 ”。

(3).指一個狹小的地區。《漢書·趙充國傳》:“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 明 何景明 《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單是 湘 西一隅,除客軍一混成旅外,集中約十萬人。”

各為其主

謂各自效忠於他的主子。《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彼此各為其主,不必多言,放下馬來。”《痛史》第二一回:“這是 宋 家遺民,各為其主之作,怎么算是逆書?”

局量

器量;度量;氣度;氣量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長使

漢 女官名。《漢書·外戚傳序》:“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顏師古 註:“長使、少使,主供使者。”《續列女傳·漢馮昭儀》:“ 元帝 二年,昭儀以選入後宮。始為長使,數月為美人。”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詩詞推薦

題顯烈廟原文_題顯烈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