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惟深的《都下寄友人葉褧之》
全文:
朝車皆有從,暮轍各有投。
茫茫聲利區,賤客難獨留。
豈無平生交,音容杳南州。
幽懷欲有訴,寤寐不可求。
追我夙昔歡,負子今日游。
勉矣尚有適,所困非所羞。
參考注釋
夙昔
(1).前夜。《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李善 注引《廣雅》:“昔,夜也。”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時,往日。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願覩也。” 唐 權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遠郊有靈峯,夙昔棲真仙。”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八:“離居日久,病身不能動,求如夙昔相聚講習之樂,寧可得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大都萍水偶逢,煙雲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記憶。”
(3).朝夕。《後漢書·張衡傳》:“共夙昔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也。”按,《文選》引作“夙夜”。
負子
(1).謂背棄子民。《史記·魯周公世家》:“史策祝曰:‘唯爾元孫 王發 ,勤勞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 旦 代 王發 之身。’”《後漢書·隗囂傳》:“然後還師振旅,櫜弓臥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無負子之責。” 李賢 註:“百姓襁負流亡,責在君上。既安其業,則無責也。” 段玉裁 《古文尚書撰異·金縢》:“ 隗囂 告州牧部監等曰‘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無負子之責’,蓋謂民安其所,乃無背棄子民之咎。負者,背也。”
(2).諸侯有病的自謙之詞。 漢 班固 《白*虎通·雜錄》:“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復豫政也。諸侯曰負子,諸侯子民也,言憂民不復子之也。”參見“ 負茲 ”。
(3).蟲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蟲篇》:“負子,水蟲也,有子多負之。”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方惟深名句,都下寄友人葉褧之名句
名句推薦
爇灰散四林,勿占檀那地
志端《偈》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