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冕的《對菊》
全文:
世路多詰屈,吾行已悠悠。
陶公歸去來,此志良可求。
開懷對黃花,萬事一笑休。
得酒漫斟酌,更為斜陽留。
人生適意耳,何用從遠遊?五湖有閒棹,三峽無安流。
所以曠達士,不為貧賤憂。
紛紛刀錐輩,瑣稍非我儔。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適意
(1) 舒適
房子寬敞明亮,住得很適意
(2) 適合心意
他為這種適意的幻想所包圍,覺得其中的樂趣在招引他。——《堂吉訶德》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遠遊
亦作“ 遠遊 ”。1.謂到遠方遊歷。《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漢 班彪 《北征賦》:“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絶跡而遠遊。”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詩:“遠遊雖寂寞,難見此山川。”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慷慨辭家,踴躍遠遊。” 潘漠華 《呵》詩:“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遠遊的兒子。”
(2).見“ 遠遊冠 ”。
(3).見“ 遠遊履 ”。
見“ 遠遊 ”。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有閒
亦作“ 有間 ”。1.有區別;有差距。《莊子·天地》:“ 桀 跖 與 曾 史 ,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書·李石傳》:“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間也,而知人情偽。令自視何如即位時?’帝曰:‘有間矣。’”《金史·宗憲傳》:“莫非王臣,慶幸豈可有間邪?” 清 惲敬 《<聽雲樓詩鈔>序》:“ 張子樹 題其集曰《聽松》。松之於雨於雪則有閒矣。”
(2).有嫌隙。《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有間矣,不可以不示眾。” 杜預 註:“間,隙也。”《鶡冠子·天則》:“上下有閒,於是設防,知蔽竝起。”
(3).有讒言。《史記·秦本紀》:“ 繆公 許之,使人與 丕鄭 歸,召 呂 郤 。 呂郤 等疑 丕鄭 有閒,乃言 夷吾 殺 丕鄭 。”
(4).病情漸有好轉。《左傳·昭公七年》:“ 晉侯 有間,賜 子產 莒 之二方鼎。” 杜預 註:“間,疾差也。”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大臣衩衣見百官》:“時伏暑甚,丞相 淮 體弱不能勝,至悶絶。上亟召醫,疾有閒。”
(5).有間隙。 宋 歐陽修 《讀書》詩:“古人重溫故,官事幸有間。” 宋 蘇軾 《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藥餌有間,時游廟堂。家居之樂,何以異此!”
亦作“ 有間 ”。有一定時間;有頃。《列子·仲尼》:“ 孔子 愀然有閒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史記·五帝本紀論》:“《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説。” 司馬貞 索隱:“言古典殘缺有年載,故曰‘有閒’。”《文選·張衡<東京賦>》:“ 安處先生 於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閒,乃莞爾而笑。” 薛綜 註:“有閒,謂有頃之閒也。” 蘇曼殊 《非夢記》:“有間,生再問曰:‘嬸娘安睡未?’”
三峽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游,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里
安流
(1).舒緩平穩地流動。《楚辭·九歌·湘君》:“令 沅 湘 兮無波,使 江 水兮安流。” 唐 杜甫 《雨不絕》詩:“眼邊江舸何怱促,未待安流逆浪歸。”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九:“滄浪迅風波,無風即安流。”
(2).平穩的流水。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磯》詩:“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 宋 楊萬里 《回望黃巢磯之險心悸久之》詩:“若到峽中應更險,卻思峽外是安流。” 元 麻革 《上雲內帥賈君》詩:“安流欣鼓枻,奔浪獨能篙。”
(3).謂安然順流。 晉 陸機 《文賦》:“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4).比喻順利的境況。 明 李東陽 《送顧天錫序》:“君子之處世,汎安流馳坦途者,不足以為難,惟涉患歷難然後可見。”
王冕名句,對菊名句
名句推薦
清名百世下,廬岳共存亡
李亨伯《靖節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