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文蔚的《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
全文:
人生邂後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
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
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
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有時小立憑危欄,臨風不忍空歸去。
矧逢暑夕遠燈火,杖策月林時散步。
更深每與二三子,輟寐每為清景駐。
山高望望北斗低,花香拂拂南薰度。
擬將胸次滌河漢,不管衣巾濕風露。
清談未必真廢事,言下應當有微悟。
不妨俯仰更觀察,此意直須起訓詁。
郊墟次第新涼入,自可燈窗窮入暮。
凡人努力在年少,老大悲傷欲何訴。
嗟予學古雖有志,蹭蹬獨為一生誤。
鳶魚性分信機淺,風月情懷乃天賦。
歸哉要結園綺徒,清夜團欒繞庭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小立
暫時立住。 宋 楊萬里 《雪後晚晴賦絕句》:“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明 袁宏道 《赴棲霞》詩:“舟迂迷去處,小立問漁翁。” 清 鄭燮 《賀新郎·落花》詞:“小立梅花下,問今年暖風未破,如何開也?”
危欄
高欄。 唐 李商隱 《北樓》詩:“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 宋 陳鑒之 《暮登蓬萊閣》詩:“危欄散湮鬱,已暮亦登臨。”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學作樂府商調,以寫春怨,尚記首一闕云:‘……倚危欄,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見多情。’”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陳文蔚名句,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