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養正都憲

作者:吳希賢 朝代:明代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

先生原將種,東觀早蜚英。

統制新銜命,羌胡已識名。

豈為投筆嘆,暫作請纓行。

沙草關南戍,旌旗塞下營。

背人時草檄,入幕夜談兵。

文武真兼濟,忠勤定有成。

戰袍團繡廌,介馬粲朱纓。

意氣吞群羯,勛庸播兩京。

百年今故典,萬里此長城。

宵旰憂心泰,邊陲指日清。

關張非俊傑,韓範本儒生。

佩得黃金印,歸來謝聖明。

詩詞問答

問:送張養正都憲的作者是誰?答:吳希賢
問:送張養正都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張養正都憲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吳希賢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希賢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庚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四百十三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將種

謂將門的後代。《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 芳 對曰:‘北伐 公孫 ,西距 諸葛 ,非將種而何?’” 清 吳偉業 《送杜公弢武歸浦口》詩:“ 西州 名士重人豪,北地高門推將種。”

東觀

(1). 東漢 洛陽 南宮內觀名。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漢記》於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 唐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錄》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2).稱宮中藏書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樂》:“南宮學已開,東觀書還聚。” 唐太宗 《賦尚書》詩:“ 崇文 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清 錢謙益 《<董文敏公遺集>序》:“故其題識賞鑒之文,區明雅俗,別裁真偽,東觀輸其博,南宮遜其精。”

蜚英

揚名;馳名。 明 李東陽 《祭陸鼎儀文》:“振饗乎文藝之場,蜚英乎霄漢之上。”

統制

轄制,統領管制

經濟統制

新銜

新授予的官銜。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蕭何 歸舊印, 鮑永 授新銜。” 清 洪昇 《長生殿·罵賊》:“搖尾受新銜。”

羌胡

指我國古代的 羌 族和 匈奴 族,亦用以泛稱我國古代西北部的少數民族。《後漢書·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又 龐 參 將 羌胡 兵七千餘人,與 鈞 分道並北擊 零昌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今 羌胡 徵數,負販記緡,其遺風歟!” 唐 高適 《薊門行》:“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投筆

謂棄文而就他業。多指棄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宋 楊萬里 《送談星辰許季升》詩:“ 許子 儒冠怨誤身,如今投筆説星辰。”《瑟榭叢談》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龍門即事》詩:“投筆何須侯萬里,飛書尚欲辟千人。” 王德鍾 《十九歲述懷》詩:“批龍探虎知無我,投筆荷戈更有誰?”參見“ 投筆從戎 ”。

請纓

請求交給殺敵任務;自請從軍報國

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漢書·終軍傳》

關南

古地區名。 北宋 時指 瓦橋 、 益津 、 淤口 三關以南的地區。約當今 河北省 白洋淀 以東的 大清河 流域以南至 河間縣 一帶。《宋史·崔彥進傳》:“領兵屯 關南 ,以功加檢校太尉。是秋, 契丹 侵 遂城 , 彥進 與 劉廷翰 、 崔翰 等擊破之,斬首萬級。五年,車駕北巡,以 彥進 為 關南 都部署。”

旌旗

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鑑》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塞下

邊塞附近。亦泛指北方邊境地區。《史記·高祖本紀》:“ 盧綰 與數千騎居塞下候伺,幸上病癒自入謝。” 唐 韓愈 《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其冬,來朝,奏曰:得益開田四千頃,則盡可以給塞下五城矣。” 明 劉績 《征婦詞》:“君為塞下土,妾作山頭石。” 陳去病 《出塞望蒙古》詩:“兵增不征討,苦哉塞下民。”

背人

(1) 隱諱不願使人知道

他得過背人的病

(2) 沒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草檄

草擬檄文。亦泛指撰寫官方文書。《陳書·蔡景歷傳》:“部分既畢,召令草檄, 景歷 援筆立成。” 唐 戴叔倫 《送崔融》詩:“ 陳琳 能草檄,含笑出 長平 。” 清 周亮工 《解嚴後病臥敢園》詩:“楯上休矜曾草檄,羈臣但合老松筠。”

入幕

(1).進入帷幕。 北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還飈入幕,寫霧出楹。”

(2).引申指進入內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劇賊遁免》:“﹝ 羅龍文 ﹞與 嚴東樓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諸寶玩,其入幕無間朝夕。後與 嚴 同敗,同遣戍。”

(3).指入為幕僚。 唐 賈島 《送陳判官赴綏德》詩:“將軍遙入幕,束帶便離家。” 金 元好問 《送樊順之》:“ 王粲 從軍正年少, 庾郎 入幕更風流。”參見“ 入幕賓 ”。

談兵

議論軍事;談論用兵。 宋 梅堯臣 《夜酌趙侯家》詩:“方與舊將飲,談兵燈燭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文士論兵》:“其次則 沉少林 狀元、 董伯念 禮部,並有聲藝苑,亦好談兵。” 程善之 《春日雜感》詩:“十四學擊劍,十六能談兵。”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詩·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詩·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禮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並者矣。”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兼濟

謂使天下民眾、萬物鹹受惠益。《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導物。” 唐 韓愈 《爭臣論》:“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五節:“ 白居易 有兼濟思想,凡不利民眾和國家的朝政,敢於犯顏直諫。”參見“ 兼善 ”。

忠勤

亦作“ 忠懃 ”。忠心勤勞。《後漢書·公孫瓚傳》:“ 長沙 太守 孫堅 ,前領 豫州 刺史,遂能驅走 董卓 ,埽除陵廟,忠勤王室,其功莫大。”《晉書·黃泓傳》:“ 石苞 在位,稱為忠勤,帝每委任焉。”《宋書·武帝紀上》:“其翼奬忠懃之佐,文武畢力之士,敷執在己之謙,用虧國體之大。”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況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書參考之無憑,雖竭忠勤,難逃疎漏。”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其平日辦事忠勤,持躬廉介,早在聖明洞鑒之中。”

有成

有成就;有成效

三年有成

戰袍

古代士兵在戰時穿的袍子

介馬

(1).給戰馬披甲。《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 杜預 註:“介,甲也。”《續資治通鑑·宋仁宗慶曆二年》:“因令諸族置烽火,有急則舉燧,介馬以待。” 明 包捷 《過通濟門》詩:“金城介馬棄東遊,軹道亭連故國秋。”

(2).謂馳騁。 錢基博 《無錫光復志·軍政篇》:“萬有一不幸復蹉跌,北軍益得席其戰勝之威,長驅而東,介馬 吳 越 ,禍誠不可言。”

(3).披甲的戰馬。 南朝 梁 沉約 《飲馬長城窟》詩:“介馬渡龍堆,塗縈馬屢廻。” 宋 蘇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聞介馬數萬騎馳過。” 清 方文 《贈楊總戎》詩:“介馬東馳 京峴山 ,朱旗北斗 閃江關 。”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勛庸

亦作“勛庸”。功勳。《後漢書·荀彧傳》:“ 曹公 本興義兵,以匡振 漢 朝,雖勛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舊唐書·李嗣業傳》:“總驍果之眾,親當矢石,頻立勛庸。” 明 姚茂良 《精忠記·伏闕》:“似此勛庸,乞加封贈,滿門榮寵。”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副元帥 梁王 勛庸冠世,請 凌煙閣 側別創一閣,以表殊勛。”

兩京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周 代的 鎬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竊強 秦 之三輔,陷隆 周 之兩京。”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漢 、 唐 的 長安 和 洛陽 。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唐 杜甫 《戲贈閿鄉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宋 代的 開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紀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 宋 梅堯臣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詩:“少客兩京間,熟游 嵩 與 華 。”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開平 。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製作》:“屬車歲歲幸兩京,八鸞承御壯瞻視。”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十八:“萬古龍門鎮兩京,懸崖飛瀑一般清。”

(5).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祝京兆書<兩京賦>》:“昔在 武昌 人家見 祝京兆 行書 都元敬 《兩京賦》,兩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陳毅 《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 重慶 有 老蔣 ,兩京踞敵偽。”

(6).借指兩 漢 。《陳書·儒林傳·沉不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 三代 ;環林璧水,業盛於兩 京 。” 張舜徽 《廣校讎略》卷一:“敘及 三代 ,則移録《尚書》;事涉兩 京 ,則稱舉《史》《漢》。”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故典

花樣

媽,您可真會出故典!——《龍鬚溝》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軫。——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憂心

憂愁的心

憂心忡忡

邊陲

邊疆

指日

猶不日。謂為期不遠。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弭節長騖,指日遄征。”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餐。” 明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急出,則客去遠。聞其故,驚顏如土,大哭曰:‘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陳毅 《潛艇上留題》詩:“大哉新 中國 ,指日富且強。”

關張

(1) 指商店停止營業,舊時也指商店倒閉

(2) 指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張飛。兩人皆以雄烈著名。後常以關、張指有威名的大將

管(仲)樂(毅)有才真不忝, 關張無命欲何如。—— 唐· 李商隱《籌筆驛》

俊傑

才智傑出的人

識時務者為俊傑

範本

書畫等可做模範臨摹的樣本

儒生

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後來泛指讀書人

雲間有儒生 莫後光見之。——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黃金印

黃金製作的印章。古時公侯將相所佩。《史記·五宗世家論》:“ 高祖 時諸侯皆賦,得自除內史以下, 漢 獨為置丞相,黃金印。” 唐 李白 《別內赴徵》詩之二:“歸時儻佩黃金印,莫見 蘇秦 不下機。” 明 吳昜 《威寧伯王襄敏公越》詩:“慘澹黃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羨煞人,黃金印,順口說合縱,橫目說連衡。”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聖明

英明聖哲,無所不曉。舊時稱頌皇帝的一種諛辭

這真是“曲終奏雅”,令人如釋重負,覺得 * 畢竟聖明,好人也終於得救。——魯迅《病後雜談》

詩詞推薦

  • 避暑郝園贈主人謙亨·其二

    祁衍曾明代〕萬里同歸日,淹流有棣花。風雲雙鬢短,歲月一樽斜。大石通清溜,浮城落晚霞。主人不厭客,吾意欲移家。
  • 題古玉英雄佩·其二

    乾隆清代〕細起花文若有神,撫無留手卻平勻。知其是玉疑非玉,謂此非珍孰是珍。氣合古人餘沕穆,華羞時語詡玢豳。千年
  • 沁園春(送洪漕使憲閩)

    李曾伯宋代〕天目山房,洪崖老仙,親授一燈。自檄草參籌,賓筵領袖,鼎梅助味,省闥權衡。 * 文章,立朝風力,猶有老成
  • 春遊絕句

    陸游宋代〕一百五日春郊行,三十六溪春水生。千秋觀里逢急雨,射的峰前看晚晴。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金山作·其三

    乾隆清代〕引水成湖面,為亭據石頭。略教加點綴,便可學滄洲。山鳥能延客,莎蛩特韻秋。昔年吟嘯處,歷歷記清游。
  • 萬年春 聞鄉人來到,以詞聊代家書

    馬鈺元代〕斬釘截鐵不思家。永絕孤疑永棄家。足履白雲尋羽客,杖挑明月返仙家。鄉中園館非吾宅,物外蓬瀛是我家。自在
  •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一

    畢仲游宋代〕高論嵇中散,行吟楚大夫。笑談雖自若,放逐竟何辜。浮世終難料,蒼天不可呼。莫論身後事,忠義付諸孤。
  • 題李士曹廳壁畫度雨雲歌

    岑參唐代〕似出棟樑里,如和風雨飛。掾曹有時不敢歸,謂言雨過濕人衣。
  • 秋胡行 二

    謝惠連南北朝〕繫風捕影。誠知不得。念彼奔波。意慮回惑。漢女倐忽。洛神飄揚。空勤交甫。徒勞陳王。
  • 漁歌子

    周巽元代〕箬笠蓑衣亂碧波。巨鱗潑剌躍金梭。沖苹藻,翻芰荷。不上鉤來可奈
  • 長春仙館

    乾隆清代〕恆此燈筵奉起居,忽然半月度馳如。一朝又返前園御,萬歲永期慶節予。愛敬心惟共年長,芳菲景已報春舒。書齋
  • 室思

    徐幹魏晉〕慘慘時節盡,蘭葉復凋零。喟然長嘆息,君期慰我情。輾轉不能寐,長夜何綿綿。躡履起出戶,仰觀三星連。自恨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貽崔太祝

    儲光羲唐代〕天都分禮閣,肅肅臨清渠。春山照前屏,高槐蔭內除。惟賢尚廩祿,弟去兄來居。文雅更驤首,風流信有餘。中年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因事示眾

    釋重顯宋代〕寄從遠方來,遺我徑寸璧。中有四箇字,字字無人識。清涵鯨海寬。冷射蟾輪窄。今朝呈似看,請道末後句。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夜留梁推官飲

    梅堯臣宋代〕晝雪落旋消,夜雪寒易積。燈清古屋深,爐凍殘煙碧。為沽一斗酒,暫對千里客。酒薄意不淺,輕今須重昔。重昔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華滋館

    乾隆清代〕書館臨湖裔,每來先到斯。傳餐既雲便,視事亦於茲。肯以游而懈,忘乎度與咨。山雲正輕布,設雨信華滋。
  • 卜運算元

    譚處端元代〕自入玄門戶。寂淡清虛做。靜里披搜四假身,勘破塵行路。悟上還重悟。得得真閒趣。收住身中無價真,豈逐人情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 行春辭三首

    陳造宋代〕白沙兮青莎,徐予車兮坡陀。黮屯雲兮閣雨,沸後海兮起波。紛綠與小紅,媚豐潤兮靚嘉。聲禽鳥之啾唶,偕人語
  • 津亭有懷

    耿湋唐代〕津亭一望鄉,淮海晚茫茫。草沒棲洲鷺,天連映浦檣。往來通楚越,旦暮易漁商。惆悵緘書畢,何人向洛陽。
  • 九十用喜雪韻四首

    吳潛宋代〕陳年古屋瓦浮虛,穿漏時將被覆書。集謝曾陪上相後,映孫難忘秀才初。磚花似鏤多奇異,檐柱如排少闊疎。吏卒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
送張養正都憲原文_送張養正都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