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韓元吉的《投贈徐平江三十韻》
全文:
上聖恢方載,吳門翊帝京。
千秋季子國,百雉闔閭城。
屏翰資良牧,文昌輟貳卿。
龍墀虛紫橐,虎節駐紅旌。
河潤功初洽,棠陰政已成。
農桑歸愷悌,弦管樂昇平。
世仰韋公譽,人高白傅名。
雲樓凌月府,花島爛蓬瀛。
香霧凝春晝,橋虹臥曉晴。
清規三不惑,盛事二難並。
舊俗寧論化,重臨倍有聲。
向來宣使指,曾是格刑清。
自覿銅魚拜,欣聞竹馬迎。
五湖歌吹滿,兩郡吏民爭。
嚴助書頻賜,蕭卿治欲更。
還應對宣室,俱議直承明。
鼎席猶虛位,戎亭正息兵。
安危均注意,中外等持衡。
補袞才猷壯,康時智略宏。
天津飛驥足,雲路逸鵬程。
疇昔參賓從,頑疏荷鑒評。
馳驅奉刀筆,談笑接簪纓,夢結閩陬遠,心驚漲潦橫。
寄身侔困鮒,盡室逭長鯨。
官牒沾微祿,因波拯再生。
膺門憐舊契,禰薦及難兄。
未釋鹽車駕,徒懷瓦釜嚕。
幾年良自哂,一飽定誰營。
洛下裘空敝,新豐酒獨傾。
知公行入輔,故吏敢言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農桑
1.亦作"農桒"。 2.農耕與蠶桑。 3.指農作物和桑樹。愷悌
亦作“ 愷弟 ”。和樂平易。《左傳·僖公十二年》:“《詩》曰:‘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杜預 註:“愷,樂也;悌,易也。”《漢書·張禹傳》:“ 宣 為人恭儉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異行。”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愷弟之政,後世稱焉。” 明 無名氏 《白兔記·見兒》:“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愷悌的面貌是愈見發福了。”
弦管
(1).弦樂器和管樂器。泛指樂器。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此必為至樂,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須聖人理其弦管,爾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詩:“妾有今朝恨,君無舊日情。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起源與發展》:“依樂府題以製辭,而其聲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彈唱。 唐 李商隱 《思賢頓》詩:“內殿張弦管,中原絶鼓鼙。” 寧調元 《燕京雜詩》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樂器與管樂器。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功可象於圖畫,德可刻於金石,聲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許漢陽》:“諸樂絃管盡備,其鳥再拜,女郎舉酒,眾樂具作,蕭蕭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韓維 《踏莎行·次韻范景仁寄子華》詞:“辛夷花謝早梅開,應須次第調絃管。”
(2).指彈奏絲竹;絲竹樂聲。 前蜀 韋莊 《上行杯》詞之一:“滿樓絃管,一曲離腸寸寸斷。”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藝,飾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譚貞良 《樓桑先主廟》詩:“枌榆存舊社,絃管尚紛紛。”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詩:“直待滿城絃管歇,漸分清影上屏山。”《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轎里,但聽得大吹大擂,絃管喧雜。”參見“ 弦管 ”。
昇平
太平
昇平之世
歌舞昇平
韓元吉名句,投贈徐平江三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