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仲春齋居原文

春日既載陽,農事俶以興。

祖識大地德,厚貺資神明。

吉戊舉崇祀,齋居志寅清。

一衷希昭假,思過彌怦怦。

去歲縱有秋,未敢侈豐亨。

無何冬雪旱,豈予或滿盈。

入春增惕息,浹月偏朗晴。

商洛亟待澤,更復連兗青。

聞有避荒民,提挈事遠征。

遮留豈善政,任徙將墮農。

踟躕無一可,蒿目心靡寧。

嗟我災黎苦,如睹鳩鵠形。

玉食其奚安,𨋎恤非為名。

截漕濟谷粟,按戶弛輸徵。

如傷敕牧臣,告誡頻丁寧。

調燮自懷慚,詎待咨公卿。

近日雲屢作,妒風如踐盟。

所祈神降嘏,使彼令不行。

山川雲勃出,郊原雨溥靈。

居者喜以躍,流者返而耕。

屈指計農候,幸未過清明。

詩詞問答

問:仲春齋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仲春齋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八

2. 葉

參考注釋

春日

(1).春天;春季。《詩·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唐  寒山 《詩》之六十:“ 洛陽 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管樺 《故鄉》:“我被這春日的太陽曬得發熱。”

(2).春天的太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晉書·樂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澗》詩:“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

農事

1.指耕耘﹑收穫﹑貯藏等農業生產活動。 2.指村莊。

祖識

熟習知悉。《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韋昭 註:“祖,習也;識,知也。”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厚貺

豐厚的贈禮。 唐  杜甫 《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貺情。”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卷四:“ 士寧 常德之,故致厚貺。” 明  朱鼎 《玉鏡台·得書》:“只因你忘了遺羹,承親母推食的厚貺。”

神明

(1)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3)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崇祀

崇拜奉祀。《隋書·音樂志下》:“厚世開靈,方壇崇祀,達以風露,樹之松梓。”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家祭》:“先曾祖 重德公 ,以訓導起家,陞 太平 通判,崇祀 蕪湖  當塗 兩邑名宦。” 魯迅 《彷徨·肥皂》:“ 四銘 踱到燭台面前,展開紙條,一字一字的讀下去:‘恭擬全國人民合詞籲請貴大總統特頒明令專重聖經崇祀 孟 母以挽頹風而存國粹文’。--好極好極。可是字數太多了罷?”

齋居

(1).齋戒別居。《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芙蓉閣》:“時 世宗 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2).家居;閒居。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坐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紛紛賓從厭粱肉,公也齋居飽饘粥。”

(3).家居的房舍;書房。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宗繼之,以 顏氏 子得一之義,名其齋居。”

寅清

語出《書·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後世多以“寅清”為官吏箴戒之辭,謂言行敬謹,持心清正。 宋  楊萬里 《櫻桃》詩:“天上薦新舊分賜,兒童猶解憶寅清。” 楊萬里 有“寅清堂”,亦取此義。 明  李東陽 《送董禮部尚矩還南京》詩:“誰言省署寅清地,不及經幃侍從勞。”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諭謂‘寅清重秩,自應夙夜靖共,乃以疏懶鳴高,何以為庶寮表率?’”

昭假

向神禱告,昭示其誠敬之心以達於神。《詩·大雅·雲漢》:“大夫君子,昭假無贏。” 毛 傳:“假,至也。” 馬瑞辰 通釋:“言誠能昭假於天,其感應之理無有贏差者。”又《周頌·噫嘻》:“噫嘻 成王 ,既昭假爾。”一說,明告。 高亨 註:“昭,明也。假,讀為嘏,告也。”又一說,招請。見 郭沫若 《讀了關於〈周頌·噫嘻篇〉的解釋》。《後漢書·馮異傳》:“昔我 光武 受命中興,恢弘聖緒,橫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萬世。”

思過

對錯誤過失進行反思

閉閤思過,一縣莫知所為。——《漢書·嚴延壽傳》

怦怦

心急貌;心跳貌。《楚辭·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朱熹 集註:“怦怦,心急貌。” 唐  柳宗元 《河間婦傳》:“﹝婦﹞閉目曰:‘吾病甚。’與之百物,卒不食。餌之善藥,揮去。心怦怦若危柱之弦。” 明  何景明 《後白菊賦》:“心怦怦以憯惻,懷耿耿而苦辛。” 清  吳樾 《< * 時代>自序》:“斯時所與交遊者,非官即幕,自不禁怦怦然動功名之念矣。” 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阿Q 的心怦怦的跳了。”

去歲

去年

有秋

豐收,有收成;豐年。《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穫》詩:“司田春有秋,寄聲與我諧。飢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書倉部員外郎》:“乃詔執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實倉廩。” 明  李贄 《復楊定見書》:“如種田相似,年年不輟,時時不改,有秋之穫如此,無成之歲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棄前事耶?”

豐亨

《易·豐》:“豐亨。王假之。” 孔穎達 疏:“財多德大,故謂之為豐;德大則無所不容,財多則無所不濟,無所擁礙,謂之為亨,故曰豐亨。”後即用以表示富厚順達。 宋  劉摯 《賀安南捷奏表》:“物萃聚而除戎,時豐亨而致法。” 明  吳寬 《賜進士及第後率諸同年謝恩表》:“伏以稽古右文,喜值豐亨之運;設科取士,欲求疎遠之才。” 清  王源 《答外舅李涵生先生書》:“然使君子苟去其不忍之心,稍行不屑為之事,或可以立致豐亨,而邀榮寵,乃君子斷然不肯。”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於好

(2) 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滿盈

全部占滿、充滿

河水滿盈

惕息

(1).謂心跳氣喘。形容極其恐懼。《漢書·司馬遷傳》:“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 顏師古 註:“惕,懼也。息,喘息也。” 唐  李紳 《卻到浙西》詩:“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明史·韓雍傳》:“兩地鎮守宦官素驕恣,亦惕息無敢肆。” 無名氏 《康有為》:“ 康有為 高官厚祿之思想瀰漫於腦筋,驟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機,奉數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當以報於 漢 也。”

(2).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懼。 漢  揚雄 《長楊賦》:“﹝ 匈奴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書·辛雲京傳》:“ 回紇 恃舊勛,每入朝,所在暴鈔,至 太原 , 雲京 以戎狄待之,虜畏不敢惕息。”

浹月

(1).一個月。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藩國隨封官》:“然 張景明 為左長史,二十年而歿,距上龍飛未浹月也。”《明史·耿定向傳》:“故邇來投揭有遲浹月者,事理宜然,非自藩臣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富川》:“不浹月而掃清巨寇。”

(2).兩月。 清  方苞 《己亥四月示道希兄弟》:“《記》曰:‘齊衰期者,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於內。’用此推之,則正服大功,以浹月為期;小功緦麻,終月可也。”

商洛

亦作“ 商雒 ”。 商縣 和 上洛縣 之合稱, 漢 初“四皓”曾隱居於此。《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漢 興有 園公 、 綺里季 、 夏黃公 、 甪里先生 ,此四人者,當 秦 之世,避而入 商  雒 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雖 園  綺 之棲 商  洛 , 管寧 之默 遼海 ,方之於 秀 ,殆無以過。”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詩:“高風動 商  洛 , 綺 皓無馨香。”

避荒

逃荒。 元  姚燧 《湖廣行省左丞相神道碑》:“在 太宗 世,所殘 漢 上諸州之民,避荒 汴  洛 間。”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載》卷上:“過 獲鹿 ,見饑民夫婦避荒,擔內一子甫三歲,言愛此子者任攜去。” 清  伊秉綬 《揚州》詩:“豈知郭外民,避荒飽風雨。”

提挈

(1) 用手提著

(2) 提攜;牽扶。比喻為撫育

她自幼失了父母,虧得老道姑提挈成人

(3) 扶持,幫助

彼此互相提挈

(4) 提拔

他們對我的獎掖和提挈,使我觸及動心的那一點時,不禁為之悲痛淚流。——臧克家《京華練筆二十年》

(5) 帶領;統率

抗日戰爭的指揮員就要發揮他們的威力,提挈全軍,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敵人

(6) 揭示要領

或有才能,如“浪裏白跳張順”和“鼓上蚤 時遷”等,並不能提挈這人的全般。——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遠征

(1) 征伐遠方國家與地區

(2) 行走遠路

遮留

攔阻挽留。《北史·唐永傳》:“行臺 蕭寶夤 表 永 為 南幽州 刺史,夷人送故者,莫不垂淚,當路遮留,隨數日,始得出境。” 唐  王建 《長安早春》詩:“每度暗來還暗去,今年須遣蝶遮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酒數行,欲辭去。生掉臂遮留,下管鑰。”

善政

(1).妥善的法則。《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書·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後漢書·臧宮傳》:“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南史·垣護之傳》:“木連理,上有光如燭,鹹以善政所致。” 明  唐順之 《廷試策》:“要之,官得其人,則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 唐順宗 即位,下令蠲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這些,在當時都是善政。”

(3).良好的政績。《新五代史·雜傳·史圭》:“﹝ 史圭 ﹞為 寧晉 、 樂壽 縣令,有善政,縣人立碑以頌之。” 明  宋濂 《碧崖亭辭》:“﹝先生﹞學問富而德行脩,踐揚中外,其善政蓋章章雲。”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他們說,自從 馬老爺 入閣拜相,善政流傳,真是民之父母。”

(4).泛指良好的管理。《紅樓夢》第六八回:“﹝ 尤二姐 ﹞又見 周瑞 家等媳婦在傍邊稱揚 鳳姐 素日許多善政。”

踟躕

(1)  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搔首踟躕。——《詩·邶風·靜女》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樂府《陌上桑》

踟躕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無一可

謂沒有一項可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章君之惡而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於 齊 而累於 楚 矣。” 元  張雨 《清權尊師集中覽庚戌見懷一詩感念今昔自傷之情》詩:“奚止七不堪,於世無一可。”

蒿目

(1).極目遠望。《莊子·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宋  王安石 《憶金陵》詩之二:“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跡故難忘。”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2).猶言蒿目時艱。《明史·職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參見“ 蒿目時艱 ”。

災黎

災民。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妖言惑眾》:“ 江 南北大旱,民人飢饉, 方榮升 竊謂災黎易動,起意倡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辛酉工賑》:“﹝ 明安 ﹞特建席棚以處災黎,凡活者數百萬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雖然這些也是窮人,然而比較起被災的地方那些災黎,是那一處輕,那一處重呢?”

鵠形

枯瘦貌。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貧乏》:“言飢餓者為鵠形。” 明  楊基 《桂林與蔣張二指揮觀兵》詩:“燕頷將軍髯似戟,鵠形俘虜面如刀。” 明  盧象昇 《借本屯田鼓鑄修城疏》:“臣每至一山邨,行數十里,或百餘里,但見人面鵠形之老稚,非踉蹌道旁,即展轉溝壑。”

玉食

珍貴的飲食

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詩詞推薦

仲春齋居原文_仲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