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
全文: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霈。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後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雲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
參考注釋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飛行或盤旋
展翅翱翔於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一下子就能發現地面上寬廣範圍內的一隻小兔或小雞。——《眼睛與仿生學》
羽翮
(1).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禮·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 鄭玄 註:“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乾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寧寘南》詩:“相顧無羽翮,何由總奮飛。” 唐 杜甫 《獨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李大釗 《平民政治與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萬丈飛翔上騰的羽翮,拘限於狹隘的唯知論者的公式的樊籠中,決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鳥類。《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張守節 正義:“羽翮,鳥也。角觡,獸也。” 晉 左思 《魏都賦》:“羽翮頡頏,鱗介浮沉。”
(4).比喻輔翼或輔佐者。《後漢書·隗囂傳》:“今俊乂並會,羽翮並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轉受經旨,以授於後,實聖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傳》:“ 孫公 之在東國,羽翮未具, 力山 獨先與游。”
(6).猶飛騰。 宋 蘇泂 《雨中花·懷劉改之》詞:“十載尊前,放歌起舞,人間酒戶詩流。盡期君凌厲,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記·天官書》:“翼為羽翮,主遠客。”
摧鎩
傷殘。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詩:“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雲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歐陽修名句,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