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岑參的《送宇文南金放後歸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全文:
歸去不得意,北京關路賒。
卻投晉山老,愁見汾陽花。
翻作灞陵客,憐君丞相家。
夜眠旅舍雨,曉辭春城鴉。
送君系馬青門口,胡姬壚頭勸君酒。
為問太原賢主人,春來更有新詩否。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不得意
不如意;不得志;不稱心。《公羊傳·莊公六年》:“得意致會,不得意致伐。”《史記·太史公自序》:“ 重耳 不得意,乃能成霸。” 唐 白居易 《醉後聽唱<桂華曲>》詩:“此是世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沒接著老師的信以前,並且還不曾看見京報,便接著 管子金 、 何麥舟 他兩家老伯的急腳信,曉得了老師這場不得意。”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崔駰 自以遠去,不得意,遂不就任。”
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當時疆土之北,因謂之北京。《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註:“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蒞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蘇 鎮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發祥地, 文帝 又生於其地,因稱之為北京。《宋書·文帝紀》:“朕違北京,二十餘載,雖雲密邇,瞻途莫從。”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東北。 北魏 於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遷都 洛陽 ,因稱舊都 平城 為北京。《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鄭道忠墓誌>》:“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書·袁翻傳》:“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繕俢草創,以意良多。事移化變,存者無幾,理苟宜革,何必仍舊。”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晉源鎮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晉 、 漢 都發祥於此,因謂之 北京 。 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詩:“將略過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劉崇 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縣 。因 宋真宗 曾經駐蹕於此。《宋史·仁宗紀三》:“﹝ 慶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遼 上京 臨潢府 為 北京 。故址在今 內蒙古 巴林左旗 波羅城 。見《金史·熙宗紀》。
(7). 金 貞元 元年遷新都於 中都 大興府 (今 北京市 ),以舊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稱 北京 。故址即今 內蒙古 寧城縣 西北 大明城 。見《金史·海陵紀》。
(8). 明 初指 開封府 。即今 河南 開封市 。《明史·太祖紀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應天 為 南京 , 開封 為 北京 。”
(9). 明 永樂元年 , 成祖 將他做 燕王 時的封地 北平府 改為 順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樂 十九年,自 應天 (今 江蘇 南京市 )遷都 順天 ,改 北京 為 京師 。 洪熙 元年,擬還都 應天 ,復改 京師 為 北京 。 正統 六年,定 北京 為國都,又改稱 京師 。歷 清 直至辛亥革命後,相沿不改。但習慣上自 明 永樂 以後都稱 北京 。參見“ 北京市 ”。
岑參名句,送宇文南金放後歸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