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錦原文
末上:柱國老勛臣。千里承皇命。
赤心忠膽掌絲綸。豈肯圖僥倖。
詩詞問答
問:西地錦的作者是誰?答:沈受先
問:西地錦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六十種曲 三元記 第三十五出
參考注釋
末上
(1).開頭;首先。《景德傳燈錄·文益禪師》:“有一片言語,喚作《參同契》,末上云:‘竺土大僊心。’”《景德傳燈錄·從諗禪師》:“人問:‘和尚還入地獄否?’師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識為什麼入地獄?’師云:‘若不入,阿誰教化汝?’”參閱 蔣禮鴻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卷五。
(2).指樹梢頭。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之一:“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國老
(1).指告老退職的卿、大夫、士。《周禮·夏官·羅氏》:“中春,羅春鳥,獻鳩以養國老。” 孫詒讓 正義:“國老之內,以老、更為尤尊。”《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國老皆賀 子文 。” 孔穎達 疏:“《王制》云:‘ 有虞氏 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然則國老者,國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 漢 賈誼 《治安策》:“春秋入學,坐國老,執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
(2).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語·弟子行》:“宜為國老。” 王肅 註:“國老,助宣德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國老 王喜 、廷掾 鄭篤 、功曹 邠勤 等,鹹曰宜之。”
(3).指國之重臣。 宋 李清照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之二:“君不見驚人廢興傳 天寳 ,中興碑上今生草。不知負國有姦雄,但説成功尊國老。”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晉書》:“﹝ 楚王 ﹞ 暐 矯詔擅害國老。”
(4).甘草的別名。 唐 柳宗元 《從崔中丞過盧少府郊居》詩:“蒔藥閒庭延國老,開罇虛室值賢人。” 蔣之翹 註:“《本草》:甘草名國老。” 宋 梅堯臣 《司馬君實遺甘草杖》詩:“藥中稱國老,我懶豈能醫。”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甘草》:“﹝甘草﹞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勛臣
功臣。《後漢書·祭遵傳》:“昔 高祖 大聖,深見遠慮,班爵割地,與下分功,著録勛臣,頌其美德。”《宋書·臧質傳》:“ 質 國戚勛臣,忠誠篤亮。” 清 鈕銹 《觚賸續編·獻詩保寨》:“其詩曰:‘將軍開國之勛臣,蚤附鳳翼攀龍鱗。’”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 隋文帝 的父親 楊忠 是 北周 勛臣。”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皇命
天命。亦指皇帝的命令。《後漢書·班固傳贊》:“ 彪 識皇命, 固 迷世紛。”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祗承皇命,出納無違。”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賦》:“在西城之暮晷,肅皇命於禁中。”
赤心
(1) 赤誠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 指物品、植物、果實內部為紅色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於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豈肯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肯”
既然是你先動了手,我豈肯與你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