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裊歌四首·其二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

誰家兒郎騎白馬,往來只在青樓下。

男女兩個自不假,六禮百兩何為者。

詩詞問答

問:捉裊歌四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捉裊歌四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馬韻

參考注釋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兒郎

(1) 青年,小伙子

(2) 兒子

賣兒郎

(3) 對士兵的稱呼

城內兵馬要點驗,守城的兒郎聽我言。——歐陽予倩《木蘭從軍》

白馬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方然 《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來了,別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后本紀》:“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凶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參見“ 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戰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

(6).古縣名。 春秋 衛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於 白馬 。”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餘人於此,並用 李振 言,沉其屍於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悔賣 盧龍 。’”參見“ 白馬清流 ”。

(8).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往來

(1) 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青樓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賣淫的場所

青樓夢好。——宋· 姜夔《揚州慢》

(2) 指顯貴人家的精緻樓房

男女

(1) 男女性的統稱

男女老幼

(2) 〈方〉∶兒女的統稱

兩個

兩個錢的省稱。指一些錢財。 康濯 《太陽初升的時候·買牛記》:“最近大秋剛罷,組長估摸著今年雖說雨水缺,他組裡大家的收成也都夠七成,加上副業甚么的,他們四家還都積攢了兩個,多少有點底墊了;於是他拿了個主意:想讓大夥碰股買頭牛。”

不假

(1).不借用。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護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說·王道》:“子之家六經畢備,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註:“不假借。”

(2).不需要;不憑藉。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宋 司馬光 《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詩:“相國火城光滿路,夜歸不假玉蟾圓。”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崖鹽》:“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一》:“但不以實力為根本的民氣,結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作得勝。”

(3).確實;真的。

六禮

(1).謂古代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和鄉射禮、相見禮。《禮記·王制》:“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鄭玄 註:“鄉,鄉飲酒、鄉射。”《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修六禮,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楊倞 註:“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2).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儀禮·士昏禮》“納採用鴈” 唐 賈公彥 疏:“昏禮有六,五禮用鴈: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是也。唯納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幣帛可執故也。”其後《唐律》、《明律》中都有類似的規定。《初學記》卷十四引 漢 秦嘉 《述婚》詩:“敬茲新姻,六禮不愆。” 明 陸采 《明珠記·閨嘆》:“縱無六禮雙羊,奈一言難變,便死也魂與檀郎為伴。”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生小 雲英 自托媒,遠煩六禮絶嫌猜。”

(3).古享祭宗廟之禮有六:肆獻祼、饋食、祠、禴、嘗、烝。《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賈公彥 疏:“此一經,陳享宗廟之六禮也。”

(4).諸侯朝見天子之禮有六。《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鄭玄 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為文。六服之內,四方以時分來,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禮異,更遞而徧。”

百兩

(1).古時車凡兩輪,故以兩計數。百兩,即百輛車。特指結婚時所用的車輛。亦泛言車輛多。《詩·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毛 傳:“百兩,百乘也,諸侯之子嫁於諸侯,送御者皆百乘。” 唐 楊巨源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百兩開戎壘,千蹄入御欄。” 唐 張光朝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詩:“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 宋 蘇軾 《次韻許遵》:“供帳已應煩百兩,擊鮮無久溷諸郎。”

(2).借指出嫁。 唐 周遇 《霍夫人墓誌》:“遂適 彭城公 ,百兩之後,一與之齊,嚴奉舅姑,敬恭戚族。”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詩詞推薦

  • 喜友人再面

    裴說唐代〕一別幾寒暄,迢迢隔塞垣。相思長有事,及見卻無言。靜坐將茶試,閒書把葉翻。依依又留宿,圓月上東軒。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清大雪

    吳偉業清代〕白頭風雪上長安,短褐疲驢帽頻寬。辜負故園梅樹好,南枝開放北枝寒。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壽遂寧李漕

    李曾伯宋代〕自是清都紫府仙,德星躔次劍東川。香浮世界鶯花地,人樂春風燕麥天。元佑賢材名合近,紹興相業慶基綿。一年
  • 予自武昌攜二猿歸夜聞清嘯偶成

    岳珂宋代〕樂天聽琵五,嘗賦猿哀鳴。物產無古今,均此潯陽城。我居廬山趾,日夕游郊坰。步足歷幽谷,登山窮絕陘。經行
  • 鳥窠贊

    釋師範宋代〕佛法有些子,言中設網羅。布毛吹起處,依舊不離窠。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八和池陽詠雪次東坡韻·其二

    李寄明代〕枝頭聲已變春鴉,卻閉行窩駐小車。慘澹山呈荊浩畫,繽紛天雨曼陀花。賦成授簡誰為客,酒熟當爐即是家。徙倚
  • 秋意

    石寶明代〕雲疏月吐華,葉老林張繡。淒清意獨苦,蕭爽氣初透。白鶴飛又還,青鸞報何後。臥聽銀浦濤,人與秋山瘦。
  • 和傅山父紅梅韻二首

    李曾伯宋代〕獨立千林壓眾葩,正由風骨傲煙霞。誰教群玉峰頭客,也染紅裙一幅紗。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張平甫韻

    王洋宋代〕寒谷用來不識春,可憐金殿解宮軒。哀王孫有秋來月,幾處愁人不掩門。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江豚歌

    王禹偁宋代〕江豚江豚爾何物,吐浪噴波身突兀。依憑風水恣豩豪,吞啖魚蝦頗肥腯。肉腥骨硬難登俎,雖有網羅嫌不取。江雲
  • 雜興·其三

    趙孟熺元代〕伯禹大聖人,而甘飲食菲。子淵真賢者,簟瓢樂亹亹。我輩何人哉,越分犯不韙。薄言采三秀,獨立歌山鬼。
  • 春晴

    鄭剛中宋代〕青煙漠漠書無人,垂柳遮涼不見塵。飲水曲肱眠細草,絕勝肉食坐車茵。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首

    杜甫唐代〕峽險江驚急,樓高月迥明。一時今夕會,萬里故鄉情。星落黃姑渚,秋辭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堅坐看君傾。明月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

    趙汝鐩宋代〕秋到情懷惡,美人天一方。夜深窗轉月,夢斷角吹霜。
  • 題五里亭禪室

    李之世明代〕勞勞五里亭,禪關亦在茲。往來冠蓋人,駐馬暫經時。輪蹄紛雜遝,供張錯路岐。塵勞遍大地,佛力津梁疲。我來
  • 廛隱堂為楊元會賦

    陳棣宋代〕大隱何曾去市廛,人間真有遁神仙。身閒已覺塵難染,心遠由來地自偏。何事遊方期汗漫,不妨酌月問嬋娟。胸中
  • 殘鶯歌

    石寶明代〕賤子歌殘鶯,鶯歌聲遞續。負此垂楊陰,明朝日月促。宛轉復遲回,莫是離人曲。似恨上林枝,春啼猶未足。玉堤
  • 雜詩

    張協魏晉〕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湯谷。繄繄結繁雲,森森散雨足。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疇昔
  • 宮詞

    張公庠宋代〕御柳絲長掛玉欄,不須惆悵百花殘。還知三月春雖晚,好從金輿看牡丹。
  • 碧雲寺

    乾隆清代〕清暇停游䍐,蕭辰憩照園。樹丹秋未老,室白晝餘溫。幻裊天衣縷,靈淙石髓源。羔羊侍臣詠,靜寄合忘言。
捉裊歌四首·其二原文_捉裊歌四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