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億的《偶興》
全文:
芳蘭琴滋九畹,琴蕭蒿亦旁植。
威鳳翔丹山,鴟梟猶接翼。
雅琴歌南風,蛙鳴不容息。
驪珠媚清川,魚目光激射。
薰蕕豈同器,雲壤自懸隔。
咄咄來逼人,薨薨止於棘。
發跡由屠沽,操心希桀跖。
天形固殘毀,吏曹嘗擯斥。
狠羊遠刀杌,黠馬委銜策。
心同溪壑險,惡比邱山積。
天聽本聰明,神道憂正直。
當用禦魑魅,豈令為琴蜮。
春喉魯陽戈,鉤頸子云戟。
肉委餓虎蹊,屍投窮髮北。
飢鷹礪吻啄,猰貐磨牙食。
魂氣縶酆都,膏血塗荒磧。
去草絕本根,決疽恣鍼石。
所居必污瀦,遺種盡刳剔。
渠魁已殲殄,非類彌怵惕。
稂莠既芟夷,善苗漸滋殖。
君子益知命,視履如平昔。
小人競革音,滅身在漏刻。
堯民率可琴,湯網從此釋。
永躋仁壽期,共造華胥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養這么一個小人就讓夫妻倆夠操勞的了
(3) 小孩兒
革音
(1).革鼓之聲。古代表示結陣進軍。《風后握奇經》:“革音五:一持兵;二結陣;三行;四趨走;五急鬭。”
(2).變更惡聲。謂改惡從善。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庶推誠心,頗感羣物,飛鴞有革音之期,闡提獲自拔之路。”
滅身
喪身;毀滅自身。《藝文類聚》卷二三引 三國 吳 陸景 《誡盈》:“自此以來,重臣貴戚,隆盛之族,莫不離患構禍,鮮以善終。大者破家,小者滅身。” 唐 陸贄 《誅李懷光並詔諭淮西詔》:“以乾紀之跡,固合滅身;以赴難之勛,所宜有後。” 宋 曾鞏 《乞登對狀》:“雖滅身碎首未足以報非常之恩。”
漏刻
(1).古計時器。即漏壺。因漏壺的箭上刻符號表時間,故稱。《六韜·分兵》:“明告戰日,漏刻有時。”《漢書·哀帝紀》:“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顏師古 註:“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釋道祖》:“山中無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以定十二時,晷影無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國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設漏刻、觀天臺、銅渾儀,皆如司天監,與司天監互相檢察。”
(2).頃刻。《漢書·王莽傳中》:“捕斬虜 騶 ,平定東域,虜 知 殄滅,在於漏刻。”《資治通鑑·漢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屍,命在漏刻。’” 胡三省 註:“言得罪於天,死在須臾。”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丁亥歲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時間。 唐 劉長卿 《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詩:“ 滄州 離別風煙遠,青瑣幽深漏刻長。”
楊億名句,偶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