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鞏道的《寄劉漢臣》
全文:
共是飄零憶舊遊,終身左袒為劉侯。
飲冰十日心猶熱,對鏡三春鬢已秋。
河北此時求草檄,江南何日罷登樓。
從來磨劍不磨血,只為平生喜執仇。
參考注釋
飲冰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 南朝 宋 鮑照 《謝永安令解禁止啟》:“飲冰肅事,懷火畢命。” 唐 宋之問 《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 宋 王安石 《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2).謂受命從政,為國憂心。 唐 張九齡 《與李讓侍御書》:“不然則命非飲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執事之末?”《明史·李應昇傳》:“陛下振紀綱,則片紙若霆;大臣捐私曲,則千里運掌;臺諫任糾彈,則百司飲冰。”
(3).謂清苦廉潔。 唐 姚合 《心懷霜》詩:“還如飲冰士,勵節望知音。” 清 錢謙益 《譚性教授承德郎制》:“飲冰之操,已著於當時;如水之心,可徵於受事。”
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參見“ 十日並出 ”。
(2).十乾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預 註:“甲至癸。”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何鞏道名句,寄劉漢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