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河源原文
積雪覆崇岡,冬夏常一色。群峰讓獨雄,神君所棲宅。
傳聞嶰谷篁,造律諧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產疑非的。
漢使窮河源,要領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國。
老客此經過,望之長太息。
立馬北風寒,回首孤雲白。
詩詞問答
問:望河源的作者是誰?答:全室宗泐
問:望河源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參考注釋
積雪
(1).堆積如雪;堆積起來的雪。《楚辭·九歌·湘君》:“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 王逸 註:“言己乘船,遭天盛寒,舉其櫂楫,斲斫冰凍,紛然如積雪。” 晉 陶潛 《詠貧士》之五:“ 袁安 困積雪,邈然不可乾。”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詩:“荒林藏積雪,亂石起驚湍。” 宋 徐鉉 《木蘭賦》:“伊庭中之奇樹,有木蘭之可悅。外爛爛以凝紫,內英英而積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個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積雪未化。”
(2).積久下雪。《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廳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
一色
(1).單色;一種顏色。《漢書·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詩:“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煙墩》:“你站立墩上,憑堞遠眺,俯瞰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滄海,遙瞻那峰巒千里嵐氣迷濛的群山。”
(2).一種;一類。《唐六典·戶部尚書·金部郎中》:“ 開元 二十年敕,以為﹝俸食﹞名目雖多,料數先定,既煩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後,合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望請命婦會於別殿;九部樂從東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
(3).謂全部一樣。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註:“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 金 元好問 《雪岩》詩:“貞鬆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郁達夫 《遲桂花》:“這沉靜清徹的聲氣,也和 翁則生 的一色而沒有兩樣。”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土改時,我分一幢地主的橫屋,一色的青瓦。”
神君
(1).神靈;神仙。《韓非子·說林上》:“澤涸,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不如相銜負我以行,人以我為神君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相王作輔,自然湛若神君。” 宋 蘇軾 《醴泉觀真靖崇教大師真贊》:“北方有神君,出內岡與冥。” 清 金兆藩 《宮井篇》:“想像神君領玉霄,青天碧海夢迢迢。”
(2).舊時對賢明官吏的敬稱。《後漢書·荀淑傳》:“出補 朗陵侯 相,蒞事明理,稱為神君。”《陳書·孔奐傳》:“ 奐 清白自守,妻子竝不之官,唯以單舩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賸話》:“在 蘇州 日,輓 吳縣 令 賀吉人 崇禧 云:‘百里舊神君,剡牘未酬舉主願;卅年前進士,蓋棺猶是宰官身。’”
傳聞
(1) 聽到流傳
傳聞說你將同她結婚
(2) 通過多人才了解
(3) 輾轉流傳的訊息
傳聞多失
嶰谷
崑崙 山北谷名。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序》:“昔 黃帝 使 伶倫 自 大夏 之西, 崑崙 之陰,取竹於 嶰谷 ,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文選·左思<吳都賦>》:“梢雲無以踰, 嶰谷 弗能連。” 劉良 註:“ 嶰谷 ,山名,生美竹。” 宋 蘇軾 《用前韻再和孫志舉》:“譬彼 嶰谷 竹,翦裁待 伶倫 。”也寫作“解谷”,見《漢書·律曆志上》。
造律
(1).制訂律令。 漢 揚雄 《解嘲》:“聖 漢 權制,而 蕭何 造律,宜也。”《宋史·蘇軾傳》:“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
(2).審訂音律。《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始求聲音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廣,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一黍之重,積而為銖、兩。此造律之本也。”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的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河源
河流的發源地,特指黃河的發源地
要領
(1) 要點,主要內容
不得要領
(2) 基本要求
掌握要領
西戎
我國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總稱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中國
(1) 指中原地區
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鑑》
(2) 又
驅中國士眾。
將中國人。
(3) 京城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
老客
〈方〉∶稱客商
經過
(1) 通過
到現在大約經過六、七人之手
(2) 經歷的過程
事情的全部經過
(3) 從某處過
這汽車經過北海公園嗎?
長太息
深長地嘆息。《楚辭·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漢 賈誼 《治安策》:“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 飛煙 拆書,得以款曲尋繹。既而長太息曰:‘丈夫之情,心契魂交,遠如近也。’” 鄒韜奮 《患難餘生記》第三章:“ 中山先生 在天有靈,真不免要痛哭流涕長太息吧!”
立馬
(1) 騎在站立不動的馬上;駐馬
立馬挺槍
(2) 〈方〉∶馬上
你叫他立馬回電話
風寒
(1).冷風寒氣。《墨子·節用上》:“其為宮室何?以為冬以圉風寒,夏以圉暑雨。” 三國 魏 嵇康 《與阮德如》詩:“君其愛德素,行路慎風寒。”
(2).風邪和寒邪。中醫謂為致病的兩個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風寒氣引起的病。《素問·玉機真藏論》:“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六回:“不過冒點風寒,一發散就好了。” 周立波 《蓋滿爹》:“ 蓋滿爹 感受了風寒,病倒了,躺在鄉政府的秘書的床上。”
(3).農曆十一月的別稱。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須知節候即風寒,幸及亭午猶妍暖。”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孤雲
(1).單獨飄浮的雲片。 唐 李白 《獨坐敬亭山》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唐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二:“勌客登臨無限思,孤雲落日是 長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尋親記·相逢》:“思親回首望孤雲,回首望孤雲。”
(2).比喻貧寒或客居的人。《文選·陶潛<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李善 註:“孤雲,喻貧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詩:“今日江南行,孤雲無繫程。”
詩文賞析
【注釋】:(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黃河為抹處氂牛河。為
必力處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氂牛河
,東北之水是為河源。予西還,宿山中,嘗飲其水,番人
戲相謂曰:“漢人今飲漢水矣。”其源東抵崑崙可七八百
里,今所涉處尚三百餘里,下與崑崙之水合流。中國相傳
以為源自崑崙,非也。崑崙名麻琫剌,其山最高大,四時
常雪,有神居之。番書載其境內祭祀之山有九,此其一也
。並記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望河源原文_望河源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