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跋馬過常州至艤舟亭進舟遂成是首》
全文:
風流蘇髯仙,遙年此系艇。
遺蹟至今傳,以人不以境。
流為佛氏宇,松竹頗幽靜。
印公舊深契,玉帶留堪省。
南來緣觀民,詎為賞煙景。
敞榭及孤亭,點綴備臨幸。
玉局強項人,想未必首肯。
山僧不解禪,念佛持清警。
雲昔曾執戈,放下屠刀猛。
乘艫就前途,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則往,不系閒雲影。
參考注釋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不解
(1).不能解開;不能分開。《楚辭·九章·哀郢》:「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漢 枚乘 《七發》:「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贄 《過桃園謁三義祠》詩:「誰識 桃園 三結義,黃金不解結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漢 孔融 《論盛孝章書》:「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 柳青 《狠透鐵》:「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好象結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罷休。《漢書·五行志上》:「歸獄不解,茲謂追非,厥水寒,殺*人。」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女家不要,非得痲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 唐 李白 《月下獨酌》詩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陰符經》,至『禽獸之制在氣』經年不解,夢烏衣人教之,遂通其義。」 余開選 《獅子》:「『你要幹啥?』 王天明 不解地問。」
不懈怠。《詩·大雅·假樂》:「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念佛
信佛的人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
隔壁的毛奶奶吃齋念佛一輩子
清警
(1).機智敏銳。《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盧 清警明理,百鍊不消。」《晉書·王亮傳》:「﹝ 王亮 ﹞少清警有才用。」《南史·柳盼傳》:「後從祖弟 莊 清警有鑑識。」
(2).舊時帝王出行,清除道路,警戒行人。《藝文類聚》卷二十四引 南朝 梁元帝 《<忠臣傳諫爭篇>序》:「出則清警傳路,處則憑玉負扆。」參見「 清蹕 」。
(3).清新而警策。 宋 蘇軾 《送參寥師》詩:「新詩如玉雪,出語便清警。」 明 袁宏道 《敘姜陸二公同適稿》:「有以事功名而詩文清警者, 姚少師 、 徐武功 是也。」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一章一:「在過於樸實的無玄想的,囿於現實的境地里的作品中,忽然遇見了像 籍 ( 阮籍 )的:『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我騰而上將何懷!』當然會很清警的游心於別一個天地之中的。」
乾隆名句,跋馬過常州至艤舟亭進舟遂成是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