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貨郎行題蘇漢臣畫》
全文:
貨郎擔貨人休笑,深宅曲院無不到。
借問此法創由誰,乃自宣和蘇待詔。
待詔尤復善嬰孩,森森玉筍戲庭階。
忽然軒渠舞且咭,群喜街頭貨郎來。
貨郎擔上無不有,文具武備箱笥甊。
傀儡格五及樂器,幣帛雜組筐籮帚。
都無實用象形為,推車拽以褦襶兒。
轉東鄰更過西舍,佁儗左右常相隨。
紛呼爭貰或力奪,貨郎欲行行不脫。
本以鞭賈眩他人,系徽反致他嘈聒。
待詔此畫非誇奇,極鬧場中合靜思。
金剛六如猶費說,斯以一圖而轉之。
參考注釋
貨郎擔
貨郎挑的雜貨擔。亦指貨郎。 元 王曄 《桃花女》楔子:“我待繡幾朵花兒,可沒鍼使,急切里等不得貨郎擔兒來買。”《水滸傳》第七四回:“你既然裝做貨郎擔兒,你且唱個 山東 《貨郎轉調歌》與我眾人聽。”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又御用監武英殿畫士,所畫錦盆堆則名花雜果,或貨郎擔則百物畢陳。”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四:“這邊樹底下也常歇下來一兩副貨郎擔,或是賣西瓜的。”亦省作“ 貨擔 ”。 金平 《迷彩》:“幾副貨擔、一座曲尺櫃,圍一群嘰嘰喳喳的女人。” 平凡 《支農路上帶頭人》:“頓時,貨擔邊像星期天的圩場一樣熱鬧。”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文具
(1).謂空有條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且 秦 以任刀筆之吏,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無惻隱之實。” 司馬貞 索隱:“謂空具其文而無其實也。”《宋史·哲宗紀一》:“有司奉行失當,幾於煩擾,或苟且文具,不能布宣實惠。”《元典章·台綱二·察司合察事理》:“按察司官所至之處……體究一切非違,務要實行,無為文具。” 章炳麟 《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 明 時黃冊蓋多有不實者,及一條鞭法盛行,而編審亦為文具。”
(2).指條文。 宋 陳亮 《廷對》:“草茅亦以故事視之,以文具應之。” 嚴復 《救亡決論》:“致文具空存,邦基隉阢。”
(3).梳妝匣子。又稱奩具。小巧精緻,用以放置梳妝用具、金銀珠寶、首飾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月朗 ﹞説罷,命從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鎖甚固,正不知什麼東西在裡面。”《紅樓夢》第五七回:“我看見你文具兒裡頭有兩三面鏡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給我留下罷。”
(4).指筆墨紙硯等用於作書畫詩文和學習的物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湖主》:“登其亭,見案上設有文具。”《花月痕》第十一回:“ 采秋 因向 荷生 道:‘你帶有文具要寫對子,這裡寫罷。’於是跟班們就中間方桌,擺上文具。”
武備
軍備
雖有文事,必有武備。——《穀梁傳·定公十年》
箱笥
藏放物件的器具。 柯靈 《<香雪海>序一》:“這些作品,大多是從箱笥中薈集的,寒傖自屬難免。”
乾隆名句,貨郎行題蘇漢臣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