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文含德具兩義,一則於人一已躬

乾隆含德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含德齋》

全文:
雙文含德具兩義,一則於人一已躬
黏壁飛驄中雙鹿,試言為異抑為同。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雙文

(1). 宋 錢惟演 《苦熱》詩:“赫日烘霞鬪曉光,雙文桃簟碧牙牀。”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一折:“腰懸著百鍊鎚,胸掛著雙文鏡。” 清 陳維崧 《水調歌頭·詠美人鞦韆》詞:“百丈同心綵索,一寸雙文畫板,風颭繡旗開。”

(2).指駢體文。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六八:“閉門三日了何事?題圖祝壽諛人詩。雙文單筆記序偈,筆禿幸趁酒熟時。”

(3).指 唐 傳奇小說人物 崔鶯鶯 。 唐 元稹 《雜憶》詩之一:“憶得 雙文 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五:“僕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艷詩》百餘篇,中有《春詞》二首……其詩中多言 雙文 ,意謂二鶯字為 雙文 也。”《紅樓夢》第三五回:“ 雙文 雖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我 黛玉 之薄命,一併連孀母弱弟俱無。”

(4).借指美女。 明 高啟 《和遜庵效香奩體》:“重尋未省 雙文 去,只道羞郎不出來。”參見“ 崔鶯鶯 ”。

含德

(1).謂隱匿意旨,秘不宣旨。《書·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曾運乾 正讀:“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

(2).懷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經訓》:“今至人生亂世之中,含德懷道,拘無窮之智,鉗口寢説,遂不言而死者眾矣,然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親己之切,無重於身。”

兩義

謂君臣兩者應該做的合理、適宜的事。《後漢書·來歙傳論》:“夫專使乎二國之間,豈厭詐謀哉?而能獨以信稱者,良其誠心在乎使兩義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宋 曾鞏 《駙馬都尉王師約轉觀察使制》:“蓋爾自初仕迄此,再增厥位,皆以歲滿應於遷格,則朕之謹於信賞,爾之安其常守,上下之際,豈不兩義俱得哉。”

一則

(1).猶言一方面。多用於並列敘述兩件事時。《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一則不能見是非,一則畏罰不敢直言。”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於適當的機動地區,不要絕對地分散,一則便於應付可能的事變,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

(2).與“二則”、“三則”等連用,列舉原因或理由。《朱子語類》卷十六:“《大學》誠意,看來有三樣:一則內全無好善惡惡之實,而專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誠之尤也。”《西遊記》第一回:“﹝神仙﹞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 巴金 《霧》六:“一則因為這件事很重要,二則他害怕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說話時不免現出激動的樣子。”

(3).表數量。一項,一條。如:新聞一則;啟事一則。

乾隆名句,含德齋名句

詩詞推薦

雙文含德具兩義,一則於人一已躬 詩詞名句